日前,隨着2200多米的主纜全部架設完成,標誌着乳山口大橋結構施工中最關鍵的工序之一已經完成,大橋的建設工作也隨即進入下一個重要階段——吊索。“項目部細化施工各個環節,24小時不間斷作業,施工進度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個多月。”乳山口大橋項目總工程師劉峰峰説。
主跨長度為666米的乳山口大橋,是山東省跨度最大的跨海懸索橋。項目建成後,G228丹東線威煙段將實現貫通,在極大方便周邊居民通行的同時,對促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根據計劃,今年將力爭乳山口大橋的主橋具備通車條件。
乳山口大橋是威海的重點交通項目之一。聚焦打通堵點、接通斷點,今年,威海重點推進四大類15項交通重點項目,涵蓋海、陸、空全域。其中,新機場項目前期工作已取得重大進展,G18榮烏高速文登至雙島灣科技城段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中,力爭明年建成通車。
項目建設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和強勁支撐。今年以來,威海各級各部門持續擴大有效投資,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眼下,在環翠區橋頭鎮柴裏河山洪溝防洪治理項目現場,工人們正沿着挖掘機開挖的河渠向前護砌擋墻。柴裏河是橋頭鎮一條主要河流,每逢雨季,降水經常引發洪水災害,對沿岸村民的生活和農事生産造成影響。3月下旬,柴裏河山洪溝防洪治理項目開工,兩個月來已完成總進度的一半。“力爭在6月底完工。”環翠區冶口水庫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邢兆泉説,“擋墻砌築完成後,我們還要在河道兩岸開展草籽護坡工程,美化河道環境,改善河道以及周邊生態環境。”
在水利領域,威海今年將實施22項重點水利工程,涉及供水保障、防洪提升、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等,目前已開工21項。
5月17日,膠東首個單體裝機規模最大的電化學儲能項目——京能國際榮成成山共享儲能項目並網成功。同時,在華能石島灣核電擴建一期工程現場,直徑300多米的1號機組核島建設有序推進。
近兩年,新能源成為威海經濟發展的關鍵詞。今年一季度,全市新能源産業集群産值達到46.3億元,同比增長29.7%。《2024年威海市大抓經濟20條》提出,今年將推進33個新能源項目建設,年內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100萬千瓦,年底實現新能源産業集群收入突破200億元。“33個新能源項目中,計劃年內完成落地60%以上。”威海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眼下正有序推動核電項目提速建設,推動海上風電、光伏提效建設,推動儲能多元發展,持續壯大新能源産業集群規模。”
記者從威海市海洋發展局獲悉,今年,威海計劃實施84個海洋産業重點項目,目前已開工79個,力爭海洋生産總值突破1400億元。記者從威海市住建局獲悉,今年計劃實施的131項市級城建重點工程,目前已開工111項,棲霞街、老港區、衛城大院等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項目跑出“加速度”,棚戶區改造、農貿市場改造、人才安居等民生保障項目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