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鋼琴遇冷 “鋼琴熱”降溫導致銷量下滑?-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1/22 11:18:07
來源:齊魯晚報

二手鋼琴遇冷 “鋼琴熱”降溫導致銷量下滑?

字體:

  “以前五六萬元的鋼琴,今年二手賣五千都沒人要,韓國琴一萬元買四個,日本琴一萬元能買倆”。近日,鋼琴市場崩盤,銷量斷崖式下滑等話題衝上熱搜,引起熱議。鋼琴價格為何下跌?其背後原因是什麼?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二手鋼琴遇冷

  記者在某二手&&上看到,很多賣家都在出售鋼琴,從3000元到上萬元不等,“買了兩年不到,九九成新”“買了三年,半價出”等關鍵詞頻繁出現。

  二手&&上價格下跌,實體店則銷量銳減。“2023年全年鋼琴的銷量600多&,而2022年的銷量有1000多&。”代理了多家知名鋼琴品牌的山東超越樂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英傑告訴記者,明顯感覺到行業的變化。“其實,小廠受到的衝擊比較大,有些可能已經倒閉,但是百年品牌出身的大廠産能相對穩定一些。”

  作為世界十大鋼琴品牌的海倫鋼琴也受到影響,華北區經理張敬軍告訴記者,“2023年同比下降10%,對於整個鋼琴行業來説,下降25%左右。”

  對於網傳鋼琴降價的消息,李英傑並不認同,“鋼琴年年在漲價。”由於鋼琴材質所用的木材多為魚鱗松、雲杉等稀缺資源,在我國屬於禁止砍伐的樹種,因此高質量的鋼琴品牌多依賴進口,每年木材價格呈上漲狀態,鋼琴的成本也就不斷提高。

  據了解,近幾年,産自日本的二手琴以及大批量的國産二手琴,給準新鋼琴市場帶來一定衝擊。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進口二手鋼琴16萬台,2022年進口12萬台,2023年進口8萬台。

  “從二手鋼琴的銷量來看,每年下滑百分之三四十。”青島中古鋼琴廠李先生告訴記者。

  鋼琴熱為何降溫

  對於鋼琴銷售行情的變化,張敬軍&&,新生兒出生率的下降會影響鋼琴市場。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年末全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208萬人。“鋼琴的受眾群體多為幼童,近幾年出生率的下降,對於藝術培訓以及鋼琴市場來説是不利的,培訓班招生趨於飽和,買鋼琴的人就少了。”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鋼琴熱”的降溫應該是鋼琴銷量下滑更主要的原因。

  上世紀90年代末,隨着郎朗等鋼琴演奏家進入人們的視野,我國開啟鋼琴熱潮。那時對於普通家庭來説,鋼琴還是一個奢侈品。經過20多年的發展,鋼琴已經成為多數家庭可以負擔的樂器,有的是家長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大玩具”,有的則是藝考生參加藝考的敲門磚。

  80後張新(化名)從小對鋼琴十分感興趣,但限於當時的條件,一直未能實現。成家之後的他,偶然間發現孩子對鋼琴也充滿好奇,於是給孩子請了老師,實現自己未曾達成的心願。

  孩子學了兩年之後,最近暫時停課了。原因是臨近期末考試,孩子負擔重。“其實還有美術、書法、籃球、足球、小號等興趣班,但不是全部都去上課。”張新對記者説,“時間真的排不開。”

  會不會讓孩子以後走專業路線,這個問題在張新看來,自己並沒有想那麼長遠。“最初學習也只是因為興趣,每個學鋼琴的孩子都會經歷瓶頸期,過去之後,如果還願意繼續,那就繼續學下去。”

  如今像張新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很多人的想法發生了改變。“以前的家長熱衷於考級,把鋼琴當作一技之長。”張新説,現在的家長比以前更理性,也更開明,懂得尊重孩子的意見,而不是強加給孩子更多的負擔。

  這樣的變化,一直從事鋼琴教育的鋼琴演奏家劉洋感受很真切。不過,在他看來,一部分家長選擇放棄鋼琴學習的原因在於看不到“隱性獲得”,“鋼琴學習不比畫畫、書法,可以在短期內取得成果,鋼琴需要長時間的連續性學習”。劉洋説,樂器類教學的特殊性,讓部分家長在“雞娃”過程中無法獲得成就感,甚至是無法實現心理期待,所以樂器學習只能被“淘汰”。

  而隨着藝考生中考加分政策的取消,更進一步削弱了家長和孩子對於鋼琴學習的熱情。山東藝術學院副教授李如春&&,新學員報名的數量減少,老生也不再續費。藝考提高文化課的比重,家長們意識到藝考很難成為上大學的捷徑,學習鋼琴等藝術培訓也就缺乏“實用性”。

  “多年的鋼琴熱本身不太正常,曾經幾乎有經濟條件的家長都讓孩子去學鋼琴,這其實是過熱的現象。”在李如春看來,孩子的興趣愛好、能力各不相同。冷靜下來,讓真正喜歡學、有天分有能力的孩子才去學反倒是恰當的。

  那麼,鋼琴市場會就此一蹶不振嗎?李如春認為,受鋼琴培訓市場的影響,鋼琴銷售暫時遭遇寒冬。“説鋼琴市場崩盤,有點兒誇大。”正常的鋼琴生産、銷售與教育培訓,依然具有生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緩衝後,大家仍會回歸到藝術文化領域中。

【糾錯】 【責任編輯:賈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