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山東省濰坊市大力實施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為農業插上科技翅膀,為農村發展激活動能。
在濰坊,國産蔬菜品種的市場佔有率達到75%,設施農業物聯網應用率達80%、畝均增産30%以上,全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9%。
“種業引擎”引領現代農業
1月6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壽光蔬菜研發中心實驗室,記者看到了眾多蔬菜新品種,比如國內首個抗斑萎病甜椒品種、丙醇二酸薄皮黃瓜、抗青枯病的番茄等。
“丙醇二酸薄皮黃瓜,名叫中蔬佳人,是我們的專家運用智能分子設計育種技術選育出來的。有兩個特質:一是皮特別薄,像一層膜,口感特別細膩。二是富含丙醇二酸,這個物質可以阻止進入人體的糖分轉化成脂肪,從而達到抗糖減脂的功效。”中國農業科學院壽光蔬菜研發中心實驗室工作人員韓麗群説,目前,中蔬佳人小黃瓜已在壽光市累計推廣1000余畝,畝産在1萬公斤以上。
濰坊市着力打造“種業引擎”,引進建成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中國農科院等一批“國字號”創新&&,成為現代農業騰飛的“智慧大腦”。濰坊市財政列支2000萬元種業創新專項資金,組建10個種業創新團隊,發展種業研發企業44家,農作物種子生産經營持證企業153家,建成全省最大的蔬菜種質資源庫。
不僅如此,濰坊市還&&人才新政“20條”等政策,引進院士2人,建成産業技術研究院11個、科技創新&&20多個、院士工作站36家,培養農村實用人才達31萬人。
科技加持讓種田有智慧
胡蘿蔔種子小,形狀不規則,很難直接用機械播種。
“最近五六年,我們探索形成了種子丸粒化加編繩的播種技術。具體來説,就是先用一層特殊材料,把胡蘿蔔種子包裹成規則的圓形或橢圓形,然後根據種植株距要求,把種子等距離編到紙繩裏。播種時,直接把紙繩播到地裏即可。”在全國有名的胡蘿蔔種植鎮壽光化龍鎮,濰坊欣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興華説。
“種子丸粒化+編繩”技術,實現單粒播種,使胡蘿蔔種植株距等長、長勢均勻,産品優良率提升35%。在整地環節,胡蘿蔔種植企業還採用北斗系統,每一壟寬度都一致。
2023年11月23日,諸城市豐源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范金波得到了一個喜訊,自己的玉米百畝攻關田單産創濰坊市有史以來最高紀錄,得到了當地一噸水溶肥的獎勵。
“科技種田是秘訣,我們採用了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産技術、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旱作玉米高産高效技術等,實際平均單産為1134.85公斤,畝産破噸。”范金波説。
濰坊市推進農業現代化,大力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慧種田、慧種菜、慧養殖、慧監管、慧農機”五大數據模塊落地生根。目前,全市建成智能化大棚3萬多個,發展智慧農場100個、智慧牧場100個、智慧園區50個。
科技力量的加持,讓濰坊由農産品的生産區轉向技術標準的輸出地,核心競爭力、市場話語權越來越強。
數字農業品牌農業漸成主流
在昌邑市山陽農文旅産業融合示範區,一片高標準種植大棚內,種植的草莓隨着智能升降種植系統能夠隨時變換位置,不僅節省了空間和人工,還增加了單位空間種植面積。
在該示範區,數字農業已成為主流,荷蘭自動化環境控制系統、以色列精準水肥灌溉技術等先進技術得以應用,首批番茄價格達15元/公斤,草莓價格達60元/公斤,並走進了國內一線城市市場。
遠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的郭牌農業現代設施農業産業園內,村民們正在262座日光溫室大棚內忙着種植西瓜苗。
郭牌農業是濰坊知名的西瓜繁育和種植企業,通過突破創新,用精品小西瓜實現年銷售額過億元。2020年,郭牌農業從山東帶過去150多名技術人員,建基地、蓋大棚、送技術,將郭牌吊蔓小型西瓜種植模式和技術複製過去。2023年,郭牌農業在新疆基地收穫並銷售西瓜2000噸,銷售收入5000余萬元。
濰坊&&品牌認證獎補政策,全市“三品一標”農産品總數達到1448個,國家級區域公用品牌3個、省級區域公用品牌6個。2023年,新認證綠色、有機農産品品牌70個,新增名特優新農産品品牌33個,總量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