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牡丹“花樣經濟”走向世界-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08/28 19:28:22
來源:菏澤市委宣傳部

菏澤牡丹“花樣經濟”走向世界

字體:

  牡丹盛開,不負時代。作為世界名花,牡丹是推動各國交流互惠,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信使。推動牡丹文化及相關産業發展,更好地發揮牡丹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從而更好地為人民健康生活服務,為經濟文化發展服務。牡丹是繁榮的象徵,也是圓滿生活的願景,更是鄉村振興的特色産業。

   牡丹為人類帶來健康和美麗

  牡丹原産中國西北部。菏澤種植牡丹歷史悠久,始於隋,興於唐宋,盛於明清,已有1400餘年歷史。菏澤牡丹品類繁多,擁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80個品種,培育新品種數量佔國內總量的80%,出口率90%。栽植面積已超過1.6萬公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品種最多、花色最全的牡丹生産、科研、出口基地和觀賞旅游區,是國家牡丹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國家質檢部門批准對“菏澤牡丹籽油”實施地理標誌産品保護。

  目前,菏澤市各類牡丹生産、加工、出口企業達到120余家,開發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和牡丹生物醫藥類産品260余種,産品遠銷美國、法國、德國和日本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世界牡丹大會以“創新、合作、發展、共享”為主題,主會場設在山東省菏澤市,在荷蘭南荷蘭省、重慶墊江設兩個分會場。主要內容為一個主旨論壇、八個分論壇、牡丹賽花會、牡丹産業成果展以及故宮牡丹菏澤書畫展。在人民群眾的心目中,牡丹是美的化身,純潔與愛情的象徵。國尊繁榮昌盛,家重富貴平安,人喜幸福吉祥,這些特點和寓意,牡丹兼而有之。

  牡丹在菏澤綻放,世界正愛上菏澤牡丹。會場外,一座題為“讓世界愛上菏澤牡丹”的展板屹立在會盟&正門。從會址遠眺,藍藍的天空漂浮着白雲,陣陣牡丹花香隨着春風撲面而來,將“菏澤牡丹故事”傳向世界各地。

  讓世界愛上“大美牡丹”

  菏澤地處平原,農民大多從事種養業和手工加工業,庭院對他們意味着深深的鄉土情結,發展庭院經濟有着天然優勢,在合理利用院落等閒置資源的同時,也為家庭增加了一份收入。“庭前屋後栽植牡丹不僅是觀賞,每過三五年就賣掉,在更新牡丹品種的同時,還能多收入3000多塊錢。”牡丹區黃堽鎮村民李永説,增收雖然不多,但很有意義,不僅美麗了庭院,還為村莊增添了美麗和文化味,美化了生産生活環境。為了將‘小’又‘散’的庭院形成合力,打造品牌,各鎮街黨建引領,因‘院’制宜,突出鄉土特色,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路子,打造出一批各具經濟特色的庭院。庭院經濟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帶動了群眾就業,成為促進共同富裕、推動鄉村振興的特色産業。

  在廣袤而古老的神州大地上,人們在辛勤種植牡丹、精心培育牡丹、廣泛推廣牡丹的同時,也將牡丹雍容華貴、高尚不屈的優秀品格融入自己的靈魂,並與中華民族的精神緊緊連在了一起。牡丹催生了人們心中的希望。每年牡丹文化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家紛紛慕名而來,領略國色天香的美艷,以花為媒洽談商貿事務。在牡丹盛開的季節,公園小區、街頭巷尾、道旁花圃,目之所及,牡丹花隨處可見,她以自己的雍容華貴,笑迎海內外的賓客紛至沓來,人們爭相領略牡丹的風采。當今老百姓種牡丹、賞牡丹、畫牡丹,也以牡丹入藥、制茶,將牡丹之美、牡丹之用融入生産生活的各個方面。歷史上,牡丹作為重要的使者,曾“出使”過日本、法國等二十多個國家,創造了“牡丹外交”。

  近年來,菏澤牡丹走上世界舞&,在上合青島峰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一系列國事活動中,花開盛世,入景入畫,成為促進文化交流的“特使”。挖掘牡丹本身的文化元素,將牡丹自然之美與生活之美相結合,融入到人們的生産生活中。

  提升牡丹文化與産業

  菏澤將“全身是寶”的牡丹開發出一系列自然健康和護膚美粧産品。牡丹根能入藥,籽能榨油,蕊可為茶,包括:新資源食品、飲品;牡丹精華護膚、牡丹美粧、牡丹洗護等産品;牡丹面膜、牡丹鮮花餅、牡丹酒、牡丹咖啡等牡丹深加工産品豐富多樣,牡丹的經濟價值凸顯,推動牡丹産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2022年,菏澤牡丹産業總産值超過102億元。

  作為牡丹的姊妹花——芍藥也不甘落後,菏澤的“美麗經濟”已從牡丹“一枝獨秀”蝶變為牡丹芍藥“雙花齊放”。正可謂:一朵花豐富了一座城。現在鎮上的一家企業每年能生産牡丹籽油1000多噸,帶動了全鎮種植牡丹2萬餘畝。附近村民有的進廠裏工作,有的到承包地幹活,促進就業萬餘人。省派駐村幹部在派駐單位院內種植觀賞牡丹,《山東殘聯》等雜誌多期刊物封面使用牡丹花和芍藥花,大力宣傳和弘揚幫扶村牡丹文化。鎮街借助新時代文明實踐鄉村民間藝術團逐村文藝巡演契機,邀請四德模範、美德信用商戶、光榮軍屬等模範戴紅花、走紅毯、上舞&、送錦旗、迎掌聲,讓身邊的榜樣走上&前,發揮“明星”效應,隆重的儀式,至高的禮讚,傳遞着當今社會崇德向善的精神追求。

  在美好生活的“新時代”,人民對於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鄰里互助”“美麗庭院”“模範會客廳”“人居環境”等大項工作,都是“大美牡丹”的“代名詞”,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特事速辦已蔚然成風。

  菏澤是中國牡丹之都,牡丹堅韌不拔的精神氣質,深深刻在了菏澤人骨子裏。牡丹産業特色突出、人才競相涌現、文化繁榮興盛、生態環境優美、組織堅強有力的鄉村振興樣板在齊魯大地展現更美牡丹畫卷。也只有在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盛世,才有牡丹花開動菏澤的盛況。菏澤牡丹産業帶動群眾就業10萬人,已成為菏澤開啟鄉村振興的一把“金鑰匙”。(郭金亮)(完)

【糾錯】 【責任編輯:夏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