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爆發式增長-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08/09 10:36:21
來源:禹城市委宣傳部

禹城: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爆發式增長

字體:

  8月8日,禹城市召開全市科技人才工作會議。9所高校、協會的領導專家齊聚一堂,多個科創&&、合作項目落地落戶,數量之高、層次之高前所未有,既是雙招雙引“大幹50天”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該市科技立市、創新興市、人才強市的持續發動。

  據悉,這已是該市連續第9年高規格表彰科技人才及企業。會議為標誌性産業首席科學家頒發聘書,對科技人才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揚獎勵,共發放獎金4079萬元。還成功揭牌成立一批高質量研發機構和人才中心,與南京工業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標誌着該市與高校院所的合作結出豐碩成果。

  “禹城是科技創新沃土、人才集聚寶地,禹城産業的發展史,就是科技成果的轉化史、創新人才的集聚史。創新始終是禹城鮮明的符號,唯有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抓住人才招引這個關鍵點,才能搶佔先機、贏得優勢,真正將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禹城市委書記,德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滕海強&&,將把科技創新打造成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

  近年來,禹城市將科技人才作為突破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重要出路,在國家高新區、中央創新區、“四海匯”才智社區、雙創大廈等“硬環境”上花了大氣力,對提升科技人才工作水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軟環境”上也下了真功夫,打造了糖城英才卡、人才體驗日、人才服務聯盟等一批特色工作品牌,集聚了全國75所高校的200余名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先後6次榮獲“山東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成功入選“青年人才首選山東20大潛力城市”。

  禹城市聚焦科技第一生産力,做強創新主體,優化創新生態,夯實創新&&,激發了産業發展新動能。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提升工程,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發揮牽線搭橋作用,為企業嫁接高端要素、導入創新資源,加快實施科技型企業“登高、升規、上市”,讓龍頭企業頂天立地、專精特新鋪天蓋地。聚焦國家科研項目重點領域和方向,探尋主導産業與科技創新的切入點,積極組織參與國家、省科技示範工程項目。支持和幫助研發&&、孵化機構、高校院所在禹城發展,打造涵蓋“需求研發+創業孵化+産業加速”的全鏈條服務體系。

  聚焦人才第一競爭力,提檔政策支持,提效對接引育,提質&&服務,打造近悅遠來新高地。梳理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優化拔高科技人才政策,對科技含量高、投資數額大、産業帶動能力強的重大人才項目,在全國最優標準基礎上“再加一點”;對符合條件的全職人才,銜接省市政策,加大薪酬補助。廣開門路、多點發力,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地區,招才引智、招研引學,校地企牽手、産學研對接。更新在外專家信息庫,編纂禹城人才風采錄;打造更多“四海匯”這樣的人才之家,“禹”見英才、“城”就未來。把保護知識産權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剛需”、營商環境優化的“標配”,將禹城打造為最適宜科技創新、最適宜高端産業發展的寶地。

  聚焦創新第一驅動力,在&&對接、營商環境、服務保障上求創新,展示護航發展新作為。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理念,開展科技人才工作“大調研”,與全市規上企業“老總”座談交流,摸清企業政策和人才技術需求,一企一策、全力幫扶。加快推進流程再造,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對於科技人才類項目,嚴格落實項目經理制,各項手續實施並聯審批,組織專班提前介入、代辦服務、同步辦理、限時辦結。要素跟着項目走,優先保障科技人才類項目,用好用活駐京科技人才聯絡處,以“娘家人”“自家事”的暖心、誠心,確保高新技術項目有好資源、高端技術人才有好發展。

  科技創新的每一寸耕耘,都在高質量發展中得到收穫。上半年,禹城市GDP同比增長6.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長8.8%,稅收同比增長77.8%。指標向好的背後,科技創新全面發力,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30%;省級以上創新&&86家,其中國家級30家,德州第一;德州高新區“發明專利擁有量及增長率”全省第14、德州第1,創新能力全國第29、德州第一;全市新增高價值發明專利24項,萬人研發人員數量69名,均居德州前列。

  “各項指標相互印證,説明禹城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抓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厚積薄發、水到渠成。我們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速發動科技引擎,厚植高質量發展的持久動力。”禹城市委副書記、市長蘇蘭武説。(趙帥 程謙 秦慶雨)(完)

【糾錯】 【責任編輯:夏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