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打造沿黃綠色糧倉示範區-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4/28 17:07:57
來源:大眾日報

山東聊城:打造沿黃綠色糧倉示範區

字體:

  4月的魯西平原,綠油油的小麥正秀穗揚花,孕育着豐收的希望。今年以來,山東省聊城市圍繞國家新一輪糧食産能提升行動,結合聊城市糧食産業發展優勢,全力開展“噸半糧”産能建設,通過強化資金、政策、項目、技術等要素保障,加強農田設施建設,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確保全年建成“噸半糧”高産示範區20萬畝,3年建成100萬畝,示範帶動全市糧食生産高質量發展,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着力提高糧食單産總産

  2022年,聊城市糧食生産實現“二十連豐”,總産超過114億斤,佔了全國糧食産量的近百分之一、山東省的十分之一多,為全省乃至全國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夏糧總産達到56.8億斤,創歷史新高,連續4年穩定在54億斤以上,總産、單産均居全省前列。

  圍繞提高糧食單産、提升糧食産能,4月23日,山東·聊城糧食産能提升暨“噸半糧”高質量創建院士專家研討會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東、康振生、周衛、柏連陽以及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魏啟文等齊聚聊城,共商聊城糧食産能提升暨“噸半糧”高質量創建工作,研討論證聊城市《關於開展“噸半糧”高質量創建 打造沿黃綠色糧倉示範區的實施意見》,推進“噸半糧”産能建設。研討會上,聊城市成立糧食産能提升暨“噸半糧”高質量創建專家指導委員會,並為院士和專家頒發了聘書。同時,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省農業農村廳和聊城市人民政府簽訂三方合作協議。

  4月22日,院士及專家一行在茌平區馮官屯鎮“噸半糧”示範區和中農匯德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實地調研。“2021年秋季降水量多,汛期過長,造成小麥晚播,小麥出苗後,苗情弱,我們在農技專家的建議下,大面積實施鎮壓,促進小麥分蘗,2022年我們小麥畝産達到1200斤,茌平區溫陳街道玉范村‘土裏捂’小麥畝産達1266斤,創全國紀錄,這一案例受到了上級部門的關注。”聊城市茌平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澤漢介紹。

  院士專家對聊城市“噸半糧”高質量創建實施意見進行了研討論證,高度認可聊城市創建舉措和工作謀劃,一致認為創建方案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措施具體,具備創建基礎。同時也指出,此次創建行動時間緊迫、任務繁重,需要按照項目工程方式積極推進,要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落實各項創建舉措,抓好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制定“噸半糧”創建技術規範,加強農技隊伍建設,選育優質作物品種,加大病蟲草害防控,有效提升土壤肥力,進一步提升糧食綜合産能。

  建成高標準農田716萬畝

  高標準農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壓艙石”,聊城以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提升配套建設水平為核心,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探索創新“升級版”實施路徑,鞏固提升糧食生産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高標準農田716萬畝,佔全部耕地的92.8%,為“噸半糧”示範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4月11日,東昌府區在鬥虎屯鎮1.5萬畝“噸半糧”創建示範田安裝了20盞太陽能誘蟲燈。這種誘蟲燈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根據自然光的亮度自動開關,運用光、波、色等誘殺方式殺滅害蟲,綠色環保,安全經濟。近年來,東昌府區通過推廣“物理滅蟲”“生物滅蟲”等綠色殺蟲技術提高糧食綠色無公害品質和生産安全,促進糧食增産農民增收。

  實現“噸半糧”,種子是保障。在中農匯德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來自全市多家種業研發企業的種子産品吸引了與會院士專家的注意。該公司的示範田裏,一片生機盎然,豐收在望。“我們研發的太麥198小麥品種抗寒性好,中農麥17是我們最新的研發成果。”中農匯德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蓬説。

  記者了解到,聊城市種業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小麥、玉米、大豆等品種70余個,每年開展小麥、玉米品種推介試驗材料60多個,今年有20多個品係分別進入省級、國家級區試。聯合開發的品种太麥198、強筋優質小麥品種農大761被列入全省小麥12個主推品種之列。莘縣建設了智能化“魯西種苗谷”,每年新品係200多個,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高。

  今年以來,聊城市農業部門緊抓小麥生長關鍵時期,強化技術指導和關鍵措施落實,累計組織農技人員下鄉2.05萬人次,培訓人員6.3萬人次,有力推動了小麥苗情轉化升級,當前全市小麥一、二類苗佔比93.8%,為夏糧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推進“噸半糧”示範創建深入開展,聊城市還成立了由農業技術專家、基層技術人員組成的創建“噸半糧”示範方技術指導小組,建立專家對口&&制度,持續加強技術指導服務,集成示範推廣“噸半糧”産能技術模式。注重加強基層農技隊伍建設,培養了一支以杜立芝為代表的農技推廣服務工作隊伍,扎根基層一線,用心用情服務三農,為糧食産能提升和現代農業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糾錯】 【責任編輯:楊曼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