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衛星新聞|萬米高空看黃河安瀾的山東之變

2022年11月14日 09:26:17 | 來源:新華網

從距離地球60萬米高空俯瞰山東

九曲黃河蜿蜒其中

從菏澤入魯

在東營匯入渤海

黃河入海口。新華網發 (楊廷奎 攝)

俯瞰黃河三角洲,

顏值與實力並存。

衛星圖對比可見,

如今的黃河三角洲

“綠意”增多,“水質”變清

大片新生濕地涵養著萬千物種。

衛星視角下的1989年和2022年黃河入海口對比圖。

 

黃河安瀾,山東譜新篇:

以立法強保障、

以大投入固基礎。

 

東平湖

是黃河流域唯一的重要蓄滯洪區

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調蓄水庫

作為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

它也是山東乃至整個黃河流域的防汛重點

立法“加護”!

《山東省東平湖保護條例》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衛星視角下的山東東平湖。

  東平湖美景(無人機照片)。今年7月,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成鴨在東平湖“安家落戶”。隨著東平湖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的整體改善和提升,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在東平湖棲息安家。

3年來山東投入1300多億元

堤壩建設、河道治理、防洪減災

完成沿黃9市65處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建設

制定涵蓋174個行業類別的1045個用水定額

用水效率保持全國領先水準。

  聊城位山引黃閘衛星照片(上)和無人機照片。

 

為安瀾提質 黃河在魯23年不斷流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編制完成

《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

 《加強黃河幹支流生態保護修復實施方案》

為“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

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治黃用好濕地“凈化器”

山東黃河流域9市

共建設

國家濕地公園33處

省級濕地公園79處

總面積84692.4公頃。

  衛星視角下的濱州市濱城區十裏荷塘景區。

  航拍遊船駛入山東濱州黃河沿岸的濱城區十裏荷塘。新華社記者 范長國 攝

 

  衛星視角下的山東德州黃河水鄉國家濕地公園。

  無人機視角下的山東德州黃河水鄉國家濕地公園。

 

  衛星視角下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秋日景色。新華網發(胡友文 攝)

  10月18日拍攝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黃河三角洲被讚為“鳥類國際機場”,每年經這裏遷徙過往的鳥類達到數百萬只,是鳥類遷徙的重要驛站。

生態好不好,鳥兒最知道

黃河三角洲鳥類從187種增加到371種

增加了184種,相當于增了1倍

也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

  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白枕鶴。 新華網發(楊斌 攝)

 

離開水窩子,住進福窩子

讓母親河成為幸福河。

2017年

山東啟動灘區居民遷建

累計投資371億元

為60萬黃河灘區居民圓了“安居夢”。

  東平縣銀山鎮耿山口村作為山東省黃河灘區居民脫貧遷建試點村,是全省首個實現搬遷的黃河灘區村。陳陽 攝

  東平縣銀山鎮耿山口社區遷建前後。

 

  衛星視角下的“黃河入魯第一縣”菏澤市東明縣灘區遷建安置區。

  濟南長清區孝興家園社區是山東省黃河灘區最大規模的遷建集中安置區,圖為衛星視角下的濟南長清區孝興家園社區。

這是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孝裏街道的孝興家園(4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朱崢攝

 

流淌在齊魯大地的母親河

滋養著億萬齊魯兒女

潤澤了山東大地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安瀾圖景

正在齊魯大地上徐徐展開。

 

 

策劃:劉娟  楊守勇 郝桂堯

監制:李曉雲  呂放

執行統籌:王鑫蓉 江昆

文字:楊曼妮 劉魯倩(實習)

設計:耿曉涵

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

新華網思客

新華社山東分社

新華網山東頻道

聯合出品

  衛星技術支援: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

  衛星影像來源:吉林一號 北京二號 北京三號

 

 

編輯:呂放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