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頻道 > > 正文

東明長興集萬畝虎杖遍植黃河灘涂地 繪就岸綠景美新畫卷

2022年11月11日 09:27:23 來源: 菏澤廣電網

  黃河滾滾奔向東南,由山東菏澤東明縣入魯,流經東明縣、牡丹區、鄄城縣、鄆城縣一區三縣,一幅宏偉藍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正緩緩鋪展開來。11月7日,“黃河安瀾”暨“綠色發展看山東”網絡主題活動在山東濟南啟動,此次活動就是要以網為媒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山東篇,以水清、岸綠、風景美、人民安康的新圖景描繪新時代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的壯闊畫卷。


  作為倍受黃河滋潤的鄉鎮,長興集鄉地處魯豫兩省交界處的黃河灘區,屬山東省兩個純灘區鄉鎮之一,位于東明縣西南部,東臨黃河大堤,10萬畝灘涂地。自山東省黃河灘區遷建工程啟動以來,東明縣注重把特色農業種植與灘區遷建工程相結合,致力于讓灘區群眾脫貧致富,長興集鄉立足實際,創新工作思路,全鄉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了突飛猛進的良好勢頭,萬畝虎杖産業園應勢而生。

  長興集鄉萬畝虎杖産業園,由格魯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佔地1.3萬畝,是全國最大的虎杖種植基地。主營業務年收入2.1億元,出口創匯586萬美元,已形成從虎杖有機種植、精深加工、白藜蘆醇終端産品研發與銷售等全産業鏈生産經營模式。

  據東明縣長興集鄉政府主任科員王新橋説:“虎杖産業園計劃分三批,投資五億元,打造成首個國家級萬畝虎杖種植示范園。目前已種植3000余畝。園區建成後能帶動1600余戶,3000余人貧困戶,鞏固脫貧成果。帶動周邊500余人就業。”

  附近劉鄉村村民劉廣玉説:“我在這虎杖地拔拔草,澆澆水,一天能掙50多元錢,照顧著家裏生活。”

  自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啟動以來,東明縣土地流轉工作緊跟灘區遷建進度,努力將群眾手中土地效益最大化。東明黃河灘區遷建指揮部産業發展組工作人員李洪義告訴記者:“目前,東明縣灘區正在實施十大工程,發展十大産業。以農業産業化為總抓手,確保灘區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

  據記者了解,虎杖産業園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成立了虎杖種植專業合作社,除土地流轉租金外,還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和技能培訓,帶動就業3500余人,每人年均增收8200元。産業園與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農學院等高等院校建立産學研合作關係,成立虎杖種植研究院,利用2000畝標準化育苗園,成功培育出適宜灘區種植的虎杖品種。依托萬畝虎杖産業園,格魯斯生物在東明集鎮建成了國內最大的虎杖深加工基地,年可加工虎杖1萬噸,提取白藜蘆醇300噸。

  目前,格魯斯生物擁有“連續逆流超低溫提取白藜蘆醇”等18項填補國內行業技術空白的專利技術。

  據東明格魯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將充分利用虎杖根系發達,生長快,防風固沙能力強的特點,準備建設虎杖種植研究院。計劃在黃河灘區流轉農村土地4萬畝發展人工虎杖種植,力爭通過三至五年努力,將東明格魯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為集虎杖種植、深加工、終端藥品的開發和銷售于一體的“專精特優”高新技術企業,形成年産值30億元的虎杖深加工産業園。下一步將為農戶進行種植技術培訓,提升農民技能,轉變農民為産業工人。充分開發虎杖的觀賞價值和防風固沙的作用、黃河灘區獨特的鄉土風情,建設集旅休閒、鄉土文化展示、虎杖蜂蜜、虎杖有機蔬菜、有機綠茶和白藜蘆醇保健品、化粧品展示體驗等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 責任編輯:王媛媛 ]
歡迎下載新華網客戶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17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