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紐瀾地黑牛養殖基地。(新華網 閆燊 攝)
圖為紐瀾地黑牛養殖基地。(新華網 閆燊 攝)
新華網濟南11月8日電(丁宇飛 江昆)8日,“黃河安瀾”暨“綠色發展看山東”網絡主題採訪團在山東省高青縣紐瀾地黑牛養殖基地看到,一頭重達約1000斤的黑牛通過了最後的檢測要出欄了。像這樣一頭黑牛,“身價”十余萬元,牛身的每個部位都是珍貴而肥美的高級食材。
睡軟床,聽古典樂,喝啤酒,做全身按摩……聽起來就十分享受的生活,紐瀾地養殖基地的黑牛日日都能享受到。作為通過省部級鑒定的高檔肉牛新種質,“紐瀾地”高青黑牛可謂是“盛名在外”。不僅成為阿里巴巴盒馬鮮生孵化的首個全國性“盒品牌”,2018年還被端上了青島上合峰會的餐桌。
高青縣是淄博市唯一的沿黃縣,黃河過境47公里,生態環境優良,自然資源豐富,是優質農作物和畜牧養殖的成長沃土。高青縣充分發揮黑牛資源稟賦,發展規模養殖場近200處,並且在唐坊鎮規劃建設了黑牛特色小鎮,帶動全縣黑牛養殖等畜牧産業提檔升級,加速在“牛背上”謀劃推進鄉村振興。
高青探索形成了“企業+合作社+農戶”三方利益聯結機制——以聯村黨委為紐帶,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組織養殖戶化零為整、集體入園,當地黑牛産業龍頭企業山東紐瀾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兜底收購。
據養殖戶介紹,他與山東紐瀾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紐瀾地會根據每頭牛的生長周期制定相應配比的飼料,他只需要將數據傳給紐瀾地,對方就會提供對應的飼料,養殖好的牛也會由紐瀾地進行收購。
“之前,高青縣村莊內多為零散養殖戶,養殖技術老化,缺乏龍頭企業帶動,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較弱。很多村子即使進行黑牛養殖,村集體收入也很低。”據唐坊鎮副鎮長樊鵬程介紹,紐瀾地公司把繁育期黑牛無償租給合作社代孕、代養,飼料和養殖場地全部由公司提供,以訂單式、託管式帶動當地合作社和農戶從事黑牛繁育養殖,經過一段時間的喂養再由企業進行回購,進入他們的數字牧場育肥,最後進入市場。“通過這種模式,既減輕了企業的繁育壓力,又增加了農戶收入。”樊鵬程説。
“全鏈路數字化牛肉産業集群,就是通過養殖業的數字化建設,實現‘肉牛特色産業園+全産業鏈+全國冷鮮供應鏈+高端牛肉品牌’四位一體,全程數字化管理。”山東紐瀾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董冠&&,通過這一路徑,紐瀾地不但實現了對銷售市場的精準把握,還有效鞏固了品牌價值,大大降低了市場價格波動對養殖戶造成的養殖風險,提高了養殖戶的積極性。
據悉,通過犢牛繁育、成牛育肥,每頭牛可幫助農戶年增收2萬餘元,同時還能輻射帶動2萬餘戶農民從事生態養殖、牧草種植、精深加工等環節的配套服務,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農戶養殖的負擔變輕了,收入卻增加了。
如今,高青縣黑牛産業發展對鄉村振興的積極作用漸漸體現,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黑牛特色小鎮”面貌初成,一條從牧場到餐桌的數字化升級之路也由此延展而來。
借助數字化,黑牛讓村民們鼓起了錢袋子。2021年,唐坊鎮僅黑牛養殖營業收入就達到了約4.7億元。
下一步,“黑牛特色小鎮”還將實現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圍繞文化科普、特色美食體驗、蔬菜種植採摘等板塊設施規劃布局,打造數字農牧休閒、體驗、教育、文化、觀光等一二三産融合的數字大牧場,建設“一步一景,異步異景,網紅打卡地聚集”的數字農業主題産業公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