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頻道 > > 正文

400余年美食技藝傳承 行走千裏只為一口酥香

2022年05月11日 11:00:13 來源: 大眾網

  “行走千裏,只為一口”,在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老城鎮有一種名吃,每當飯點,都會有來自周邊縣市甚至外省的食客來到武城,就是為了吃一頓“煊餅”。

  煊餅的起源地是郭莊,過去屬于武城縣,雖于1964年劃于河北省,但是煊餅的余香卻留在了武城當地。作為武城縣的特色傳統名吃,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相傳李自成進北京之時,途經武城,聞香下馬,見制餅的師傅將餅在鏊子上不停地旋轉,因此賜名“旋餅”,又名煊餅、懸餅。

  王書義是制作煊餅的老師傅,二十多歲時,他從家中長輩手中繼承這門老手藝,一做就是三十余年。如今,王書義仍秉承傳統的制作方法,只為做出最地道的武城煊餅。

  “煊餅的制作有‘一洞兩灶’‘三光’‘三翻六刷’等説法,缺了每一步做出的煊餅都無法達到最佳的口感。”王書義告訴記者,武城煊餅以大如盤、厚如指、色澤黃亮、皮酥餡嫩而聞名,但其制作方法極為講究,鍋灶的壘制、和面的手法、烤制的方式都有其獨特的説法。

  “一洞兩灶”指的是烤制煊餅的鍋灶,前灶是烙制生餅的鏊子,後灶則為一個鐺子,鐺子上鋪一層瓦礫作支架。烤制時,在“一洞”中填塞木柴作燃料,火要不弱、不爆、不間斷。後灶的瓦礫是煊餅特殊香氣的來源,是從老房頂上取下來的瓦片敲碎成山楂大小,消毒後平鋪在鐺子裏。在有大量縫隙的瓦礫上烤制而成的煊餅相當于懸在空中烤制,所以又稱“懸餅”。

  煊餅酥皮的烤制則來自“三光”和“三翻六刷”的説法。為使面餅更有嚼勁兒,面要上等,夏天和冬天和面的水溫各不相同,面團需不斷拉抻、反覆揉揣,直至“三光”,即面光、盆光、手光,這樣才能烤制出煊餅的酥皮。而在烤制時,需要翻三次面,刷六遍油,這樣烤制出的煊餅表皮才最為香脆。

  做餅時,揪拳頭大小面團,搟成長條,把調好的肉餡平鋪在面皮上,用雙手卷起,並將兩頭向內按壓,使餡不易外露,再用搟面杖搟成餅狀。這樣烤制而出的煊餅油脂濃厚,香氣撲鼻,但是由于餅內有面皮的加入,讓人吃不到一點膩的滋味。

  “烤制煊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閒著,得讓餅在鍋裏‘旋’起來。”談話間,王書義的手不停撥動著鏊子中的生餅,使其在旋轉中均勻受熱定型。“這就是傳説中李自成看到的場景,也就是煊餅名字的由來。”王書義説。

  數百年來,武城煊餅制作時一直沿用傳統的工具和鍋灶,集老一輩煊餅師傅們的多年智慧和實踐經驗,越做越考究,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手工制作工藝。2006年被山東省名吃認定委員會認定為“山東名小吃”稱號,2007年被德州市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武紅鵬 見習記者 王勝楠 通訊員 于寧 德州報道

[ 責任編輯:王媛媛 ]
歡迎下載新華網客戶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21128639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