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味 | 山東菏澤:“老手藝”助力鄉村“新發展”

2023年02月24日 07:49:38 來源: 新華網

  編前語:産業興則農村興,農村興則國家旺。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産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産’文章”。當前,全國各地發展農村特色産業,扎根“土”,體現“特”,形成“産”,從發展産品向發展産業轉變,從追求數量向追求品質轉變,從發展一産向一二三産融合轉變。做好“土特産”文章,根在水土、在農民、在文化,其中蘊含著鄉村産業振興的美好圖景。

  新華網推出大型融媒體報道《鄉味》,記錄各地做好“土特産”文章的鮮活故事,呈現“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特”的産業發展新格局,一起去看新征程上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新華網濟南2月24日電(張曉琪) “足踏腳鑷子,雙手穿梭忙,兩邊織的十樣景,當中織的金鳳凰,四角織的靈芝草,花花狸狸臥海棠……”山東菏澤婦女織錦時,常常哼唱著這樣的小調;梭飛線舞、機杼喳喳之間,一段段魯錦漸漸成型,豐富的色彩和精美的圖案美不勝收,令人稱奇。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菏澤市堅持把産業發展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依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魯錦”,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産業,保護“老字號”,傳承“老手藝”,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新發展”。

  菏澤市是魯錦的中心産區,對魯錦文化的研究展示和宣傳走在全省前列。早于1995年,鄄城縣就在山東省文物局注冊成立了中國魯錦博物館。2006年12月,魯錦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8年6月,魯錦織造技藝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在民眾愈發重視非遺技藝和政府政策扶持的雙重加持下,有著悠久歷史的魯錦織造技藝重新煥發了生機。

  “魯錦的織造技藝,除了提花織造技藝之外,還有打花織造技藝、刻花織造技藝、包花織造技藝,這些技藝既兼顧了實用的功能,又具備了藝術的創新。”中國魯錦博物館館長路維民説。魯錦織造主要依靠手工生産,速度慢、成本高,但手織魯錦産品所蘊含的文化藝術價值,是工業紡織品無法比擬的。

  菏澤市揚長避短,找準市場定位,積極發展魯錦文化産業,堅持魯錦技藝的生産性保護,鼓勵紡織企業著力做好魯錦的傳承和挖潛,帶動魯錦産業逐步壯大,為魯錦織造技藝的有效傳承提供保證。通過不斷創新織法,當地開發出的魯錦商品涵蓋布料、床上用品、服裝服飾、工藝壁挂、挎包手袋、餐廚用品、汽車用品等7大類1000多個花色品種。魯錦産品通過“線上+線下”暢銷市場,目前年産值逾2000萬元。

紡織工人正在趕制新一批魯錦訂單。(資料圖)

  家住牡丹區李村鎮大郭店村的李麗英,是牡丹區鄉韻魯錦公司的一名縫紉工。“在這裏幹活離家近,不到10分鐘的路程,每月收入3000多塊錢。”李麗英説,“既能務工掙錢,還能照顧家裏,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像李麗英一樣常年在鄉韻魯錦公司務工的有50多個村民,都是附近村裏的,這些村民也正是憑借著“老手藝”轉身為産業工人。

  “我很喜歡做這一項技藝,我感覺老輩傳下來的東西,不向下傳承實在可惜。”國家級非遺項目魯錦織造技藝省級傳承人劉春英講述她對魯錦的熱愛。劉春英的這一份“美麗堅守”,源于對魯錦質樸的情感,她越來越多的都市人愛上了魯錦,愛上了這份柔情。

紡織工人正在趕制新一批魯錦訂單。(資料圖)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13部門聯合印發的《推動魯錦産業振興發展的若幹措施》指出,山東將強化魯錦産業創新發展,培育魯錦整體品牌,推動産業重塑優勢。

  魯錦織造作為一種手工技藝,制造能力的提升一方面來自高素質産業人才,一方面也需要用現代技術和管理方式提高生産效率。目前,山東省已明確加強魯錦傳承人隊伍建設,實現四級傳承人梯次配備,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支援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鼓勵職業學校開設相關課程,支援魯錦企業申報技能人才自主評價企業,開發魯錦産業相關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

  據了解,山東將深入開展魯錦産業領域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行動,發展新型紡紗技術和細絡聯工藝流程,開發高附加值魯錦産品,同時打造日常購買使用的時裝類、鞋帽類、家居類、壁挂類等平價産品體係。山東還將支援相關企業開展魯錦品牌提升行動,以魯錦紋樣為底紋基礎,開發應用具有山東特色的logo標識,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海報:丁宇飛 視頻鳴謝:中共菏澤市委宣傳部、菏澤市文化和旅遊局

[ 編輯:江昆 ]
歡迎下載新華網客戶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81129382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