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山東頻道 > 資訊

山東省東營市:鹽鹼地上種出新希望

2022年01月26日 11:28:38 來源: 東營網

   在含鹽量9‰以上的原土上種出7個營養指標均高于較低鹽土地上栽培的西紅柿;含鹽量3‰的鹽鹼地上,大豆品種“齊黃34”表現出色,單産實現新突破,畝産達到302.6公斤……山東省東營市鹽鹼地綜合利用好消息不斷。

   鹽鹼地曾被稱為土地的“絕症”,而東營擁有340萬畝規模大、利用難度高的鹽鹼地。從建市之初,東營市就一直不斷探索,向這項世界性難題發起攻勢,初步摸索出一條以鹽適種、生態優先、用養結合、提質增效的可復制可推廣的鹽鹼地科學高效利用特色路子。

   從“改地適種”到“改種適地”,鹽鹼地變豐産田

   “302.6公斤!”

   去年10月18日,墾利區勝坨鎮海南村,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徐冉主持育成的蛋白脂肪雙高大豆品種——“齊黃34”實現單産新突破。

   參與現場採收的專家介紹,大豆收獲前土壤含鹽量為0.3‰,在2021年東營市降雨較多、澇漬重的情況下,“齊黃34”在中輕度鹽鹼地實現了畝産300公斤以上的高産目標,將對優化我國濱海鹽鹼地種植業結構起到積極作用。

   “齊黃34”是鹽鹼地孕育新生機的縮影。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哺育了沿河人民,卻也在黃河入海口形成了大量鹽鹼地。把鹽鹼地變成豐産田,一直是生活在這裏百姓的夢想,而以往實現夢想的路徑,基本就是一條——改造鹽鹼地。

   過去,東營市主要採取挖溝排鹼、大水壓鹽、上農下漁等方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鹽鹼地的農業生産條件。但這種“改地適種”的模式弊端也比較明顯:成本高,維護難,生態擾動大。隨著“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理念推進,傳統大水漫灌壓鹼的水成本越來越高,選育耐鹽鹼植物適應鹽鹼地成為重要選擇。

   不同于“改地適種”,“改種適地”的關鍵在于育種,需要育種人才尤其是高層次科研團隊的支撐。

   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范區(以下簡稱省黃三角農高區),由于海水侵襲等原因,80%以上都是鹽鹼地,鹽分含量從1‰—10‰自西向東梯次分布。建設在這片鹽鹼地上的省黃三角農高區,肩負起重大使命,116支科研團隊在此扎根,開展農作物、林木、土壤等鹽鹼地綜合利用的各類研究。

   在分類利用上,東營市因地制宜,適地而用,宜糧則糧、宜牧宜牧、宜草則草、宜藥則藥、宜遊則遊。對輕度鹽鹼地(<3‰),重點發展糧油和飼料糧産業;對中度鹽鹼地(3‰-6‰),重點搞用養結合的綠肥産業,以及種養結合的生態草牧業、中草藥産業;而對重度鹽鹼地(6‰-10‰),則重點搞好植被修復,涵養生態,適度發展生態文旅産業。

   近幾年的探索和實踐表明,東營市以鹽鹼地適生種業創新為引領、生物技術、工程技術與農機農藝措施綜合運用,是一條低成本、可持續科學改良和高效利用鹽鹼地的有效途徑,可以為全國不同類型的鹽鹼地提供借鑒。

   繞開季節影響,育種跑出“加速度”

   著眼于“打好種業翻身仗”,東營市立足鹽鹼地實際,加強耐鹽鹼植物品種選育及核心技術攻關,構建資源搜集利用、育種平臺和技術創新、新品種培育、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發展鏈條,正在探索一條以種業創新為引領的可持續發展路子,從源頭上為鹽鹼地科學高效利用和農業現代化提供保障,為全國鹽鹼地區和其他障礙性土壤地區作出示范。

   往年這個季節,省黃三角農高區現代農業技術創新中心不少耐鹽鹼植物育種專家已經踏上“南繁”之路,在海南三亞的田間地頭進行農作物新品種的加代培育。

   這個冬天,因為有了數字化育種加速器,工作人員只需在室內就可完成植物育種,並且速度大大提升。近日,記者走進位于省黃三角農高區現代農業技術創新中心耐鹽鹼植物數字化育種平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長滿“綠植”的“玻璃櫥窗”,甜高粱、黑麥草、紫花苜蓿、田菁等作物在人工模擬的環境中長勢喜人。

   “這就是國內首個耐鹽鹼植物數字化育種加速器,得益于智能控制係統,在這裏每年可育種6—8代,速度是溫室育種的3—4倍、大田育種的5—6倍。”省黃三角農高區科技創新局一級主任科員、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工作專班副組長喬仁桂介紹。

   為解決鹽鹼地適生植物育種難、育種周期長、制種産量低等瓶頸問題,省黃三角農高區牽頭,中科院主持設計,與山東鹽鹼地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東營青農大鹽鹼地高效農業技術産業研究院等合作,建成耐鹽鹼植物數字化育種加速器,構建起“實驗室分子設計育種——人工模擬環境育種加速——田間耐鹽梯度測試鑒定”三級育種體係,變傳統田間經驗育種為分子設計育種。

   截至目前,針對濱海鹽鹼地特點,省黃三角農高區開展了不同應用層面的作物與特色植物育種與資源發掘利用,搜集保存了耐鹽糧油作物、耐鹽飼草、特色植物和鄉土植物等種質資源1.8萬份,篩選評價了6000余份育種材料,初步選育出37個新品係,在自己的基地上示范推廣了9.2萬畝,畝增效益15—20%。

   智能農機,為現代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在鹽鹼地上發展現代農業,一直是一項國家級課題,而發展智能農機無疑可以為鹽鹼地綜合利用和發展現代農業提供強大“科技引擎”,對加快釋放農業生産力、進一步提高生産效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日,記者在省黃三角農高區山東中科智能農業機械技術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看到了他們最新研發的無人駕駛智能農機。與平常所見不同,眼前的這臺拖拉機沒有駕駛位和方向盤,取而代之的是機器頂部豎立的幾根天線。

   “這是‘鴻鵠T150’,是國內首臺200馬力無人駕駛電動拖拉機。”創新中心工作人員張倩介紹。

   與傳統農機相比,智能農機效率高、成本低,作業過程中可以實現全過程無人駕駛,作業精度達到釐米級。以“鴻鵠”係列智能拖拉機為例,小馬力的“鴻鵠T30”一小時可耕作5畝地左右,而大馬力的“鴻鵠T150”一小時則能耕作15至20畝地,幾十畝地只需一兩個人就足夠,極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2019年,中科院智能農機團隊與省黃三角農高區聯合成立山東中科智能農業機械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全面聚焦農機三代體係打造、制造與服務技術。

   當前,省黃三角農高區正在加緊建設新一代農機裝備與服務智造園,設計了國內首條三代智能農機柔性總裝與測試生産線,年産能不低于1000臺。生産線的設備已經進場,技術人員正在做相關的調試工作,預計五月份建成投産。未來,從50馬力到400馬力不同型號的新一代智能農機將在這裏實現量産,馳騁在希望的田野上,為現代農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同時,創新中心還在積極探索建設智能時代“耕、種、管、收”全種植周期的無人化綜合農事服務創新模式,目前已在省黃三角農高區、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成功應用。“通過這一探索,我們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下一步,準備立足省黃三角農高區面向全國進行商業化推廣。”張倩説。

[ 編輯:賈淼 ]
歡迎下載新華網客戶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211283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