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頻道 > > 正文

環境好鳥兒知道 黃三角“鳥類國際機場”是這樣煉成的

2021年11月29日 09:23:14 來源: 大眾網

  十一月下旬,北方已進入孟冬時節,站在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的大平原上,遠眺蘆葦恰似一片金黃,與火焰般熱烈的鹼蓬簇相映生輝。“哪兒環境好,鳥兒最知道”,鳥兒的選擇,就是生態環境良好的有力佐證。

  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裏,野生動物、植物分別增加到1630種和685種,是我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保護區鳥類由1992年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1種,每年有600余萬只鳥類在這裏繁殖、越冬和遷徙,讓這裏成了名副其實的“鳥類國際機場”。

  從中專生到高級工程師,“保護區人”33年如一日的堅守

  幾乎每個清晨,53周歲的張希濤都會背上褪了色的舊布包,扛著望遠鏡,跨上相機,坐上深入保護區的車。他就是33年如一日,堅守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高級工程師。

  一望無際的濕地在張希濤眼裏倣佛變成了一張三維地圖,“你看,距離100米左右那片鳥兒有四五種。現在起飛的就是東方白鸛,遠處那三五成群的是普通海鷗,還有紅嘴巨燕鷗、鷗嘴噪鷗、白額燕鷗,遠處那13只是丹頂鶴,前幾天還只有三只,這幾天增加到了13只。”甚至不需要望遠鏡,張希濤對百米外鳥類的品種、習性、遷徙過程如數家珍。

  “這就是東方白鸛,以前是種候鳥,現在冬天就在咱這過年了。”張希濤興奮地用手指著遠處的鳥兒,“最早的時候會覺得枯燥、無聊,現在真的很喜歡這個工作,跟他們有感情了,一天不見就想得緊。”

  1992年,國務院批準建立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張希濤自此開始了他與鳥兒幾十年的和諧相處。2007年,張希濤擁有了第一臺相機輔助觀測鳥類,幾十年過去了,相機已經換了三臺。如今這臺相機也已跟了他三年多,雖然被保護得很好,但還是掩蓋不住風沙留下的痕跡。5000多個日夜、近10萬張照片,張希濤帶著他的相機日夜穿梭在這片保護區中,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張希濤每次巡邏都背著那個舊布包,張希濤説:“裏面裝著些急救的藥,在路上看到受傷的鳥兒可以先進行簡單的救治。”百毒解、獸藥、紗布……張希濤隨身背的包中沒有一粒幹糧一滴水,只有給鳥兒準備的應急物資。“我們一出來就是好幾個小時,真的沒有衛生間,那我們就幹脆不喝不吃,堅持堅持就行。”開車沿公路一圈需要一個半小時,張希濤和同事還要沿途進行監測和記錄,經常一趟就要三四個小時,“其實工作起來沒覺得時間這麼長,每天不進來看兩遍總是不放心。”

  “你像這種鳥叫大鴇,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我這裏最多的時候上千只,最近幾年的記錄最多是33只,'越級'成了一級保護動物了。”30多年的保護區工作經歷,中專畢業的張希濤自學掌握了300多種鳥類相關知識,如今已成為工作站的高級工程師。

  “這種鳥這兩年來得多,那説明是好事。可那種鳥這幾年來得少甚至不來了,很可能就説明種群數量少了,我就會覺得擔心。”每當遇到受傷或生病的鳥兒,張希濤總是十分難過,甚至會責怪自己早些怎麼沒有發現異常,沒有盡早進行人工幹預。張希濤深深地嘆了口氣,“這都是跟我孩子一樣,少一個我都能看出來。”

  採訪中,張希濤不停地介紹保護區內的珍惜鳥兒,就像是在炫耀自己健康長大的孩子一樣。張希濤坦言,“看著它們越來越好,我真的有種自豪感,有種使命感,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真是很不舍得,真想一輩子在這陪著它們。”

  與三角洲“一見鐘情”,“85後”女博士7年下沉一線

  與此同時,身在黃河對岸的遠望樓,還有另一群鳥類檢測人員在忙碌著。

  今年34歲的趙亞傑是一名鳥類檢測員,2014年,27歲的她從中科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生態學專業博士畢業。博士畢業之後,她原本計劃去東營市農科院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讓趙亞傑了解到了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管委會的工作內容,黃河口的濕地生態也跟自己的專業十分對口,于是趙亞傑就選擇留在這裏工作。

  家在遼寧的趙亞傑從沒見過黃河口的平原景觀,一下就愛上了這裏。“一大片的平原,生長著蘆葦蕩,成群的鳥兒在裏面棲息,這種壯觀的景象我從沒見過。”為了這份喜歡的工作,趙亞傑的丈夫和女兒一起留在了東營。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野外監測水準的提高,保護區內布置了部分監控,趙亞傑著力于鳥兒跟蹤器等深入保護區人工無法監測的項目,每天自己一個人在一百多平的監控室,挨個排查保護區的監控,對鳥兒的數量、種類、生活區域等等進行統計、監測。看似無聊的工作,對趙亞傑來説卻相當的重要。

  多年的基層工作讓趙亞傑熟知了黃河口三角洲的生態環境,以及鳥類遷徙路徑。她認為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瀕危物種,光靠工作人員的保護,效果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讓全社會意識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讓全社會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必要性。于是,趙亞傑大膽轉型,在鳥類監測之余,加強有關鳥類知識以及保護環境的科普宣傳工作。

  建設國家公園 打造鳥類“永遠的家”

  近年來,山東在推進黃河流域特別是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保護修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立足于國家公園建設,山東將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等8處自然保護地進行整合優化,確定了黃河口國家公園范圍。

  根據國家公園建設要求,啟動創建全國第一家陸海統籌型國家公園。通過國家公園建設,實現整體保護、係統修復、綜合治理。

  與此同時,東營頒布實施了《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東營市濕地保護條例》《東營市海岸帶保護條例》;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海洋漁業等部門賦予自然保護區119項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理順了執法體制,實現了綜合執法;編制實施了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修復規劃、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生態保護與修復專項規劃,開創了全國自然保護區詳規編制先河。

  山東堅持係統修復,促進生態係統健康。與中國科學院等30余家國家級科研機構合作,成立8家野外監測和科研教學平臺,建設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聯合開展濕地修復模式、外來有害物種防治等科研攻關,形成了20余項可復制推廣的科研成果,為生態保護修復提供技術支撐。堅持“水、林、田、湖、草、濕地、灘涂、海岸線是生命共同體” 理念,以自然恢復為主,實施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25萬畝;以生態的方式治理生態,近年來先後實施總投資10.8億元的16個濕地修復項目,創新探索“黃河口濕地修復模式”, 構建起“河-陸-灘-海”連通體係,累計修復濕地30萬畝;科學組織生態補水,近兩年累計補水3億立方米,保持了濕地良好生境;實施互花米草治理、海草床種植,逐步恢復潮間帶原生生物種群。

  同時,加強棲息地保護,提高生物多樣性。實施東方白鸛、黑嘴鷗、鶴類等關鍵物種棲息地保護(架設東方白鸛人工招引巢115個),檉柳、野大豆等原生植物保育,以貝類為主的水生生物恢復,就地保護生物種群。

  經過多年的努力,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植物分別增加到1630種和685種,是我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保護區鳥類由1992年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1種,每年有600余萬只鳥類在這裏繁殖、越冬和遷徙,有“鳥類國際機場”的美譽。(杜虹曉 趙鵬程 辛振東)(完)

[ 責任編輯:王媛媛 ]
歡迎下載新華網客戶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711281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