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全要素全鏈條産業生態 濟南量子産業成型起勢-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01/08 09:07:40
來源:濟南日報

構建全要素全鏈條産業生態 濟南量子産業成型起勢

字體:

  濟南高新區舜華路是濟南市量子産業集聚地,從2010年起,濟南從零起步,十數年持續深耕量子産業,現已在技術研究、産業發展、標準制定3個維度實現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全領域布局。

  向創新策源要動能

  全力爭取國家級創新&&

  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濟南積極探索聚力&&、聚合人才、聚集産業、聚引投資“四聚”閉環良性發展新模式,全力支持量子産業發展。

  搶佔未來産業發展先機,需要通過頂層設計打造未來産業策源地。濟南將量子科技列入十大千億産業振興計劃,&&《濟南量子信息科學中心建設發展規劃(2019-2025)》《濟南市關於加快建設量子信息大科學中心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支持政策和發展規劃,為量子産業發展繪就“路線圖”和“施工表”。

  “作為未來産業,量子産業存在盈利周期長、投資風險高等共性難題。十幾年來,濟南不斷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從人才、項目、金融、載體、科普宣傳等多個維度發力,實現産業生態化和生態産業化的良性循環。”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周飛介紹,得益於濟南市的持續深耕和國家級&&的強力支撐,濟南的量子産業在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

  整合資源 開放場景

  原創性成果接連問世

  2024年年初,濟南舉辦第1期“泉城幹部大學堂”專題講座,市領導以及各區縣(功能區)、市直部門和重點企業主要負責同志悉數參加。此次“頭腦風暴”邀請嘉賓之一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主題就是量子科技。

  2024年,濟南充分發揮國家級&&作用,大力推動量子科技和産業發展,幫助研發&&對接資源、爭取項目,開放應用場景;濟南高新區專門成立耐心資本,齊魯軟體園北側2.63萬平方米的濟南量子科學大廈啟用;新一批實驗室陸續建設,新一批優秀量子技術人才向濟南集聚,科研團隊增加至17個,研究領域進一步拓展。

  良好的産業氛圍讓人才心無旁騖做科研。研發團隊完成1002公里光纖距離的量子密鑰分發,創造無中繼量子密鑰分發距離的世界紀錄;實現基於單光子干涉的遠距離雙節點糾纏,以此為基礎構建國際首個城域三節點量子糾纏網絡;基於自主設計及成熟的微納工藝,在亞微米級絕緣體鈮酸鋰集成化&&上首次實現低噪聲的單光子級量子頻率轉換……一批原創性成果接連問世。

  2024年還是量子標準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發揮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578)秘書處職能,推動6項國家標準獲批立項;量子隨機數領域首個國家標準通過技術審查;參與並歸口管理的6項國家標準作為我國首批量子測量領域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在國際標準化方面,獲批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量子技術聯合委員會(ISO/IECJTC3)國內技術對口單位,

  助力濟南搶佔量子標準的國際話語權。2024年,該院還成功中標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強鏈重大標誌性項目,相關項目已順利通過驗收。

  十餘年深耕不輟

  産業生態螺旋式上升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濟南組建了全國首個“顆粒物光量子雷達監測網絡”,基本實現主城區全覆蓋,監管效能大大提高。一台光量子雷達僅用5-8分鐘能捕捉半徑6公里內的污染物,準確率達95%。得益於濟南率先開放應用場景,進行批量示範,光量子雷達的研發生産企業國耀量子將産品部署到全國各地。

  幾天前,中國電信研究院聯合多個機構,完成全球首個量子加密5G衛星通信“兩星三網”融合試驗。“這個試驗預示着量子保密通信離走進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遠了。”周飛介紹,過去,量子保密通信要通過專用網,只能滿足少部分使用。“兩星三網”融合試驗將“濟南一號”量子微納衛星的密鑰分發到地面站,再應用到量子密鑰手機上,實現5G經典通信的加密。

  一隻蝴蝶在亞馬遜雨林的一棵樹上振翅,可能會引發跨越大洋的風暴。神秘的量子技術走出實驗室,進入大眾視野,賦能千行百業,濟南的量子産業還在螺旋式向上。

  量子通信方面,濟南是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的重要節點城市,建設全球首套小型化量子衛星地面站,串聯“墨子號”“京滬幹線”“濟南一號”等重要基礎設施;率先實現電子政務外網認證體系量子密碼增強認證,率先完成國家、省、市、區、街道五級電子政務外網與量子通信網的跨網通信。基於量子通信技術的高等級安全通信系統多次為國家級重大活動提供量子安全通信保障。

  量子計算方面,前瞻布局“五代+”超導量子計算中央處理器研製&&,引進“九章”光量子計算機團隊研發生産光量子計算機,填補山東省在光量子計算産業領域的空白。開展量子教學設備在教育領域的推廣應用,與國內20余所相關高校達成合作意向。

  量子測量方面,量子雷達在全國22個省份、55個城市的180個點位,實現了環保、氣象等領域測試和應用;落地了太赫茲安檢系統項目,推動安檢設備在地鐵等安檢領域應用。

  目前,濟南在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三大領域布局了從材料、器件、模塊、系統集成、應用到標準制定的量子信息全産業鏈條;匯聚在量子通信領域以山東國盾為代表、在量子精密測量領域以山東國耀為代表、在量子計算領域以九章量子為代表的一批骨幹企業。濟南量子通信試驗網、濟南黨政機關量子通信專網、濟青幹線、濟南一號、量子雷達顆粒物監測網等産業化項目成功入選全國量子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典範案例。

  目前,濟南的量子産業已實現産業生態化和生態産業化的良性循環,預計2025年,濟南量子産業將迎來技術和産業的雙提升。(記者 韓霄鵬)(完)

【糾錯】 【責任編輯:張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