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品牌,山東菏澤文化火爆出圈-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01/08 17:28:50
來源:大眾日報

塑品牌,山東菏澤文化火爆出圈

字體:

  “2024年最後一天,看了帶有獨具菏澤魅力的民俗文化節目以及我們年輕人所喜歡的音樂節。讓我感覺這個跨年的寒冬並不寒冷。”2024年12月31日晚,來自外地的游客佟女士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時地舉起手機記錄這美好瞬間。

  山東省菏澤市實施文化品牌塑成工程,立足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深挖各類文化資源,全力推動文化産業蓬勃發展,立足“牡丹、非遺、紅色、黃河、水滸等文旅IP,大力發展漢服、牡丹工筆畫、非遺等特色文化産業,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産業發展勝勢,打造一批高辨識度的“城市禮物”,不斷擦亮菏澤“一都四鄉”城市文化品牌。

  擦亮中國牡丹之都城市名片

  對菏澤而言,牡丹是城市的文化符號,更是宣傳菏澤的一張名片。菏澤市積極打造更具親和力的對外傳播文化符號,不斷深挖牡丹“美美與共”的價值理念,為牡丹“IP”源源不斷注入內容支撐。

  2024年11月26日,第二屆健康中國牡丹産業院士論壇在深圳舉辦,讓菏澤牡丹成為連接國內外的文化符號。從文化整合到科技研發,菏澤牡丹不斷內增“肌肉”,不僅築牢了城市品牌效應,也擦亮了“中國牡丹之都”的城市名片。

  文創産品成産業發展強引擎

  2024年12月28日,“山東手造·創藝菏澤”精品展暨漢服展示體驗周活動在濟南山東手造展示體驗中心啟幕。作為全國最大的原創漢服生産基地,曹縣擁有眾多漢服企業、網店、從業者,註冊品牌數量可觀,原創漢服佔比超90%,2024年線上銷售額達87.5億元、線下銷售額30億元,市場份額在全國佔比超50%,已形成完整産業鏈,是“中國最大的原創漢服産業集群”和“中國最大的演出服産業集群”。

  不僅如此,菏澤在文創領域不斷推陳出新。作為“山東手造”的代表産品,菏澤裘皮熊貓玩偶一經推出便受到了“熊貓粉”的關注。

  在菏澤市大路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熊貓工廠生産車間,製作一隻倣真熊貓大約需要30多道工序。該公司採用3DMax、Maya等技術研發的高倣真熊貓玩偶這一創新文創産品,巧妙地將傳統裘皮工藝與國寶熊貓形象相結合,借助電商&&等渠道迅速打開市場,年銷量超過30000隻,年産值達4000余萬元。現如今,牡丹區都司鎮依託熊貓工廠龍頭企業,輻射帶動周邊裘皮加工企業11家、個體加工戶20余家,從業人員兩千餘人,年産值1.5億元,成為該鎮出口創匯支柱産業,不僅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提升了菏澤文創産業的知名度。

  同時,菏澤市不斷壯大漢服、工筆畫、魯錦、面塑等一批特色産業,全市規上手造企業營業收入預計增幅超15%,手造産業已成為推動菏澤文化産業發展的“強引擎”,讓更多人領略到了菏澤文創的獨特魅力。

  激活鄉村振興文化力量

  在巨野縣永豐街道洪廟村農民繪畫專業合作社,畫師桂懷芳正沉浸在創作世界裏。只見她輕盈地舞動手中的畫筆,不一會兒,一朵朵嬌艷欲滴的牡丹在紙上徐徐綻放。與別人不同,每次繪畫前,桂懷芳都會穿上漢服,對她來説,繪畫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充滿“儀式感”的生活方式。

  桂懷芳&&,工筆牡丹畫易於入手,農民短時間內就能掌握基本技法,獨立完成作品。一幅長12米、寬0.8米的工筆牡丹畫,她一個月可以創作兩幅,一幅酬勞近4000元。

  巨野縣立足深厚的書畫基礎優勢,將工筆牡丹畫産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力量,每年投入5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書畫人才公益培訓,為廣大農民打開了一扇通往富裕的大門。在各類培訓項目的“滋養”下,巨野縣年培訓畫師5000人以上。

  數據顯示,全國10張工筆牡丹畫中有8張出自巨野。當地從事工筆牡丹畫的人員已超過2萬人,年綜合産值超25億元,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這一文化産業,不僅讓菏澤的牡丹文化煥發出新活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還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文化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