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濟寧市城鎮化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十三五”期間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42個百分點,“十四五”以來年均提升0.99個百分點,2023年末達到63.05%。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穩步推進,“十三五”以來累計新增城鎮常住人口81.8萬人,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範圍顯著擴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大跨越,崇德大道、大安機場等一批標誌性項目建成投用,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老舊改造
老地方有了新模樣
2024-2025供暖季前夕,走進位於任城區望湖小區的換熱站,乾淨明亮,曾經陳舊斑駁的設備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換熱設備;工作人員正在進行供熱設備日常巡檢。“換熱站是小區供暖的‘心臟’,2023—2024年供暖季結束後,我們以老舊供熱設施改造為契機,打造提升智能化換熱站,為提升城市供熱品質提供有力支撐。”山東公用四和供熱公司生産運營中心第三區域經理馬海芳介紹,換熱站承擔着望湖小區和太白小區的供暖任務,實際供暖面積約8萬平方米,以往主要是老舊小區房屋保溫差,室內採暖設施老化。為進一步改善小區供暖效果,優化服務溫暖民心,升級改造後,供暖條件實現了質的飛躍,小區隨之步入智慧化供暖。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黨的二十大和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的重大工作任務,它是城市發展由“增量”進入到“存量”階段的必然産物,也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推動城市開發建設的重要途徑,對於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濟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更新工作,連續多年將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為進一步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根據國家和省級層面有關文件精神,參考先進地市工作經驗,並充分結合實際情況,起草形成了《濟寧市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方案》並印發實施。如今,類似於望湖小區的社區老舊設施改造,在濟寧的隨處可見,濟寧市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布局15分鐘生活圈,讓小區連成片區,讓老城煥發新顏。2024年以來,濟寧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陣地,以補齊城市配套設施和人居環境短板為抓手,改造老舊小區214個、建築面積286萬平方米,惠及群眾2.7萬戶。
此外,濟寧以城市更新為契機,活化利用歷史建築、工業遺産等歷史文化資源,提升街區風貌、優化商業轉型、引入新潮業態,打造運河記憶等特色街區,讓老街區“活”起來。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持續開展城市積水點整治,完成車站東路、紅星東路等5條道路雨水管網改造,加快城市燃氣管網更新。堅持“用腳步丈量城市”,完善城市管理運行機制,常態化開展專項整治,推動城市管理更加精細、運行更有效率。
公鐵水空
交通選擇趨於多樣
2024年12月28日,濟寧大安機場迎來通航一周年。通航一年來,濟寧大安機場航班11037架次,同比增長10.86%;完成旅客吞吐量139.76萬人次,同比增長27.92%;貨郵2544.213噸,同比增長33.62%。大安機場的轉場通航,不僅便捷着旅客出行,也與文旅、招商等深度綁定,拓寬着城市的向上生長空間,推動不同區域間的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旅客程前在廣州讀大二,大安機場便利了她的假期往來。“飛機10點半左右,從廣州出發,不到三小時就到了,速度很快,很方便。而且落地時間不早不晚,家人們也都很放心。”程前家在東平縣,落地後再轉乘機場專線就可以直接回家了。她難掩興奮,“提前搶的話,機票很便宜,有時500元左右就能搞定,比高鐵還便宜。”目前濟寧大安機場已陸續開通至深圳、成都、重慶、武漢、哈爾濱、珠海等城市航線,通航城市達到33個。
濟寧加快構建“大濟寧、全市域”發展格局,持續提升城市能級。放大機場樞紐作用,加強與高鐵站、縣市區快速通達,發展臨空産業。提速推進濟鄒高速、濟商高速、濟微高速北段,開工建設兗鄆高速,完成濟廣高速改擴建,加速形成“五縱五橫”高速路網。加快雄商高鐵、濟棗高鐵建設,構建“三縱一橫”高鐵路網。
加快都市區一體融合。完成崇德大道輔路及附屬工程、海川路北跨新兗鐵路橋建設,提速推進蔡莊互通立交、站前路東西延等工程;以內環高架“四個立交”為基點,謀劃實施8條快速連接線。深入推進國家公交都市創建,構建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