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伴隨着晨曦初照,一場別開生面的樂考測評在山東省新泰市平陽實驗學校精彩上演,學生們在歡聲笑語中體驗了一場傳統文化的盛宴。
“小印章的大學問”“扎個風箏飛上天”“我們一起玩皮影”“京劇臉譜戴起來”“非遺集市逛一逛”……這些充滿創意與趣味的“題目”,不僅僅是測評的題目,更是學生們探索傳統文化、感受非遺魅力的窗口。圍繞“非遺傳雅韻 文化潤童心”這一主題,平陽實驗學校精心設計了五個子情境任務,將文化傳承與多門學科深度融合,讓傳統文化在校園裏煥發出新的光彩。
走進測評現場,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傳統韻味的童話世界。“小魚風箏在我的左邊,小兔風箏在我的右邊……”剛完成“扎個風箏飛上天”任務的二年級學生郭辰軒用了“壯觀”來形容今天的測評現場。在他的周圍,各式各樣的風箏正輕輕搖曳,仿佛也在為這次獨特的學習經歷而高興。“這次測評太有趣了!我學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識。”他説。
同樣,在“小印章的大學問”環節,不僅讓學生們了解了印章文化的深厚底蘊,還考查了學生的識字能力、運算能力以及體能。二年級的學生秦承賢最喜歡這個項目裏的“蹴鞠我能行”環節。只見他用力一踢,小小的蹴鞠便穩穩落入球門中。“原來體育測試還能這樣呀!”他感慨地説。
皮影戲、京劇臉譜、非遺集市……每一個子情境任務都仿佛是一個小小的文化窗口,讓學生們得以窺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四年級的學生史安冉第一次當“樂考”講解員,與一二年級的“小不點”相比,她顯得格外鎮定和自信:“一開始有些緊張,但是真正開始講了反而不緊張了。”對於這次“樂考”,她的感受非常深刻:“這我覺得傳統文化真的太棒了!以後我要多學習,多了解這些傳統文化,還要把它們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有這麼多的寶貝,這麼的了不起!”
在非遺與“樂考”的碰撞中,學生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在實踐中鍛煉了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傳統文化,感受非遺的魅力。同時,我們也借助五維五級綜合素質評價工具,科學構建‘樂考’專項的評價指標體系,讓評價更加全面、多元、實踐。”平陽實驗學校校長周木霞&&。
據了解,本次樂考測評結果將採用線上線下雙線並行的形式,線上評價借助“五維五級”綜合素養&&,實時記錄學生在樂考測評中的五育成長數據,形成過程性成長值累計。學生闖關完成後,將自動生成個人成長手冊,精準生動地將學生樂考的綜合成長表現進行多維度、多樣態的呈現並同步分享給教師和家長。除此之外,每個學生都有一本“通關文牒”,每個項目結束後由考官蓋章評價。所有項目結束後,學生根據印章總數,獲得相應等級的傳承人稱號和非遺小作品。
“樂考映照出孩子們最為純真動人的模樣。我們作為教育路上的引路人與守護者,更應珍視這點滴美好的瞬間,以樂考為抓手讓減負真正落地,為教育教學改革盡到我們的責任!”周木霞説。(趙曉宇 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