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落下帷幕,大賽獲獎選手郭亞承攜其自主研發項目“基於TBH&&的動畫骨骼系統技術開發與應用”脫穎而出。以此次賽事為契機,郭亞承的公司濟南楓糖動漫科技也剛剛在槐蔭區落戶。
對人才的支持與尊重、優秀的營商環境、交通區位優勢……槐蔭用開放與包容書寫着城市與人才雙向奔赴的美好篇章。“黃金累千,不如一賢”,流傳千古的智慧箴言,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城區化為鏗鏘有力的引才實踐,為區域發展的“高速列車”注入源源不斷的“智動力”。
搭建“連心橋” 拓寬“通衢路”
為賦能醫養健康、先進材料、智能製造等産業升級,通過“才聚泉城”名校行活動,組織轄區企事業單位走進34所“雙一流”及重點高校,帶着崗位、政策和誠意,與高校畢業生面對面交流,搭建就業“連心橋”,拓寬就業“通衢路”。
同時,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等高校緊密“牽手”,協同開展就業雙選會、就業指導進校園等公共就業服務活動,涵蓋1475個不同專業、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崗位。“春風行動”走到大街小巷,網絡招聘、直播招聘更是搭上“數字快車”。在今年的直播招聘中,主播熱情介紹崗位信息,線上互動頻繁,企業HR實時答疑解惑。一場場招聘活動“火力全開”,累計推出6.08萬個崗位。
巧用政策“犁鏵” 厚植“就業沃土”
槐蔭區巧用政策“犁鏵”深耕細作,厚植“就業沃土”,托舉人才“青雲志”。為助力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2024年,槐蔭累計投入1737萬元財政資金,精心打造345個大學生就業援助崗位。2565個青年就業見習崗位廣泛徵集,139家見習基地積極響應,為高校畢業生搭建沉澱與成長的“歷練場”。
在濟南市2024年度“海右計劃”産業領軍人才工程申報進程中,石河子大學齊全副教授團隊懷揣前沿科研項目來到槐蔭。為此,槐蔭區人社局迅速組建“服務專班”,從解讀政策細節,到協助辦理註冊經營手續,事無巨細,全程護航,助力人才項目落地生根。
聚焦高階引才 激發科研動力
高層次人才引進也是“妙招頻出”。精挑細選245家有實力、有潛力的優質企業參加濟南市首屆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盡顯槐蔭風采。依託山東省立醫院、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兒童醫院等6家博士後工作站“科研強磁場”,成功吸引116位博士研究生“落戶”,全區高層次人才總量躍升至5075人。
高技能人才培育,槐蔭更是不遺餘力。“技耀泉城”海右技能人才大賽,“能工巧匠”各顯身手;企業自主評價機制激發內生動力,申報各類人才項目“你追我趕”。今年以來,全區新增3100余位高技能人才,其中23人獲評“濟南市技術能手”。(王曉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