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兩創"山東故事 | 在海邊蓋座"舊房子"-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11/27 09:12:16
來源:大眾日報

文化"兩創"山東故事 | 在海邊蓋座"舊房子"

字體:

  11月25日清晨5點,伴着天鵝粗啞的幾聲鳴叫,“85後”煙墩角村村民於海洋照例早起忙碌。鲅魚魚丸、黃米餡餑餑……不一會兒,他和母親做好了幾大盆香噴噴的地道膠東菜,準備下午快遞給自家民宿的“老客戶”。

  隨着冬日暖陽升起,霧氣逐漸消散,這座膠東半島最東端的古老村落揭開了“面紗”。煙墩角村地處榮成市俚島鎮,這裡是亞洲最大的天鵝冬季棲息地。日前,村子入選了聯合國旅游組織發布的2024年“最佳旅游鄉村”榜單。11月以來,已經有600余只越冬的大天鵝集結於此,全國各地的游客也架起“長槍短炮”,想定格天鵝的優雅風姿。

  除了天鵝,造型獨特的海草房也是當地一大特色。它們以石山為墻,用海草苫頂,古樸厚拙、冬暖夏涼。於海洋經營的幾間海草房民宿,人氣火爆。

  “我從小在煙墩角長大,對這裡很有感情。後來去了新加坡工作,但因為想著振興家鄉,10年前就回來創業,逐漸解鎖了‘天鵝經濟’。現在,攝影家和游客們來村裏,不光能看天鵝、拍天鵝,還能住民宿、品美食,也帶動了文旅消費。”於海洋回憶道,“當時父母都很不理解,經常抱怨‘為啥要花錢蓋個舊房子,讓人笑話’。”

  於海洋父母口中的“舊房子”,指的就是原汁原味的海草房。記者了解到,最初,煙墩角村以海上水産養殖業為主,村裏零星有幾家漁家樂和旅館。“那些店的裝修風格普遍都是學習城市建築,要麼刷白墻,要麼貼瓷磚,沒有我們膠東漁村的風格。”於海洋很早就意識到,發展鄉村旅游,要在原有的風土人情、資源特色、原鄉文化、地方美食等基礎上進行挖掘。

  2014年,青煙威榮城際鐵路通車,這個原本閉塞的古村落開始人如潮涌。也是這一年,於海洋成為村裏首批海草房特色民宿經營者。如今,10年過去,通過土地流轉、品牌引入,煙墩角村已經擁有海草房民宿和漁家樂30多家,70%以上的村民幹起了旅游業。去年,村子接待游客50多萬人次,旅游收入達2000多萬元。

  近年來,榮成市將海草房文物資源作為鄉村振興發展的一大亮點,在充分保護文物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海草房活態保護、活化利用,推動煙墩角村打造海草房精品民宿。於海洋的民宿也位列其中。“我希望通過漁家民宿、漁家美食,把海草房建築技藝這些文化遺産傳承發展下去,讓煙墩角村更有人文特色,讓世界各地游客愛上寶藏山東。”他説。

  “這段時間游客人數猛增。為了提高服務質量,煙墩角村計劃打造游客服務中心,對當地農副産品、特色美食進行展示推介,同時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停車場進行改造升級,避免出現‘停車難’等情況,增強游客出行體驗感。”榮成市俚島鎮黨委委員石琦説。(記者 王鶴穎)(完)

【糾錯】 【責任編輯:張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