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高唐縣清平鎮:小鎮地瓜鏈上都市大餐桌-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11/09 14:15:06
來源:高唐縣委宣傳部

山東省高唐縣清平鎮:小鎮地瓜鏈上都市大餐桌

字體:

  11月7日,天氣漸冷,在山東省高唐縣清平鎮朱小吳村北的地瓜冷藏窖裏,卻是一片繁忙的場景。80多名婦女坐在馬扎上,熟練地將一塊塊地瓜分類、去土、裝箱。“這一車是送到北京大超市去的,昨天電話上要得急,要今天必須送到,上個月送去的兩大車已經賣完了。”正在地裏忙活的楊莊村民趙桂平説。

  據了解,這片地瓜田是清平鎮三胞胎地瓜種植農民合作社的一處種植基地,面積達到500畝,全部由合作社按照每畝1000元左右的價格流轉附近村民耕地,種植了煙薯、白哈密等品種,預計畝均産量可達7000斤,畝均純收益可達到10000元。

  合作社理事長馬宗國是清平鎮地地道道的農民,幹過車間工人、個體商戶的他,自2012年起開始“重操舊業”,包地種過花生、棉花、西瓜、櫻桃等作物,最終選擇了種植適合清平砂質土壤特徵的地瓜,經過10年發展,地瓜種植面積已由最初的10畝、20畝達到目前1100畝,流轉了近10個村耕地,每畝租金1100—1200元,為村集體增加了收入。

  據馬宗國介紹,今年合作社共種植地瓜1100多畝,有4個品種,其中3個老品種、1個新品種,新品種“秘薯糖媽”,是與山東省農科院合作,實驗種植100多畝,預計市場價可到2.5元/斤。“今年先種下試試水,如果賣的好明年擴大規模,種上300畝。”在3個老品種中,最搶手的是“白哈密”,又稱白蜜罐、白糖心、冰糖心,今年種植600畝,預計畝均産量可達6000斤以上,因品相好、口感軟糯、味道清新受到消費者歡迎。2023年産量超過250萬斤,銷售價每斤1.2元—1.7元,銷售收入達到400多萬元。

  地瓜種植採用起壟覆膜滴灌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採用密植技術,地瓜葉可完全覆蓋地面,可有效防止風沙流動。種植地瓜過程中提高了土壤肥力,經過近10年的耕種,沙區作物每年畝均糧食産量由500斤提升至800斤。“清平這種土壤漏水漏肥,不利於作物生長,我們2019年起在大田裏推廣精準滴灌技術,不僅畝均節水肥藥75%,産量還提升了約20%,特別是地瓜,畝均增産能達到30%。”清平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肖從忠説。

  地瓜種植還帶動了附近群眾就業。該合作社長期雇傭20多人從事剪苗、栽苗、管理等勞作,人均每天工資100元以上。人員最多時雇傭人數達到80人,日工資支出達到1.8萬元。“我一年在這裡能幹接近10個月的活,平均一天工資100來塊錢,錢也結的及時,一年能賺接近3萬塊錢呢。”已經在合作社幹了3年活的邢莊村村民盛立蘋説。

【糾錯】 【責任編輯:秦來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