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平方米的空間裏既配備了微波爐、空調和飲水機等家用電器,還有醫藥箱、充電設施和各類書刊,可以滿足外賣騎手的日常需求。這是位於青島市嶗山區中韓街道春光山色社區的騎寄驛站。
春光山色社區靠近北都廣場、大潤發、麗達茂等多個商超市場,聚集外賣騎手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120余名。社區根據騎手需求,以心連“新”,積極推進“騎手友好社區”建設。
“騎寄驛站引入第三方&&運營,為轄區外賣騎手提供道路救援、車輛維修、車輛租賃、崗前培訓等20余項24小時‘不打烊’服務,為騎手提供騎行保障。”春光山色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于九州介紹,該社區依託黨群服務中心升級暖“新”驛站,設置騎手補給站8處,提供取暖避暑、歇腳飲水等服務30余項。
嶗山區共有城鄉社區168個、小區322個,聚焦騎手面臨的“進門難、停車難、充電難、就餐難”等現實問題,該區以“騎手友好社區”建設為突破口,構建暖“新”服務體系,暢通騎手配送路。
嶗山區整合黨群服務中心、黨群服務站、零工之家和工會之家等資源,培育69處“暖心驛站”;將社區黨校(黨員教育中心)對騎手開放,定期組織開展崗位推介、就業輔導等活動,完善子女假期託管、臨時救助等政策支持;設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法律服務站,向騎手提供勞動爭議調解、代理仲裁訴訟等專業服務。
隨着“騎手友好社區”服務半徑的不斷擴大,嶗山區構建起多元豐富的“騎手友好場景”。嶗山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張峰介紹,嶗山區圍繞環境友好、設施友好、陣地友好、服務友好、發展友好、政策友好、保障友好、治理友好等8個方面,創新制定“騎手友好場景”服務標準,選取具有代表性的13個社區、樓宇、園區等作為“騎手友好場景”試點,通過設立“騎手友好地圖”、規劃騎手專用停車區、推出“小哥午餐”、建立“小哥共享藥箱”等舉措,實現騎手在嶗山“門好進、餐好送、路暢通”。
青島金家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根據騎手需求提升友好設施,培育了全區首個“騎手友好樓宇”,營造高效、有序的配送環境。
“我們在樓外設置專門的騎手車位32個,精心布放換電設備標識,樓內安置智能取餐櫃,提高配送效率。”青島金家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綜合部部長黃俊德介紹,面積約300平方米的財富棲谷黨群驛站向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群體免費開放,建立服務清單,提供法務維權等服務。
嶗山區統籌協調轄區內各類資源,不斷擴大“騎手友好場景”覆蓋面,持續探索服務凝聚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務實舉措。目前,嶗山區已有5座樓宇、2個商圈、5家醫院、78家商戶、2個食堂納入“騎手友好場景”範疇。
“騎手友好場景”不僅提升了騎手的工作便利度,也增進了他們融入城市、服務社會的認同感、歸屬感。嶗山區積極引導他們融入基層治理,目前已選聘7名優秀騎手擔任社區兼職網格員。
作為“騎手友好社區”,嶗山區金家嶺街道康城社區下轄居民小區12個,每天進出小區的外賣騎手、快遞員近500名。轄區內的同安錦街廣場作為美團樂跑&&周例會地點,會集外賣騎手200名左右。
“我們引導優秀騎手成立‘青年先鋒騎手’志願服務隊,參與社區助老送餐、積雪清理、環境整治、志願大集等志願服務活動,並通過‘康城之家’小程序累計志願積分,兌換床上用品四件套和夏涼被等。”康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臧曉恩説,比如,榮獲美團“年度社區友好騎手”稱號的侯長喜,主動認領助老送餐志願崗位,和社區志願者共同為54名老人送餐3200余次,並多次將發現的小區秩序、安全隱患、食品安全等問題線索反饋給社區,實現騎手與社區的“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