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浪撫岸,港汊彎彎,在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標準化養殖廠房和露天養殖池錯落分佈。
不遠處,拓洋漁業專業合作社裏,加工自動生産線快速運轉,清洗、分割、冷凍、包裝,一隻只新鮮章魚被製作成了翻花小章魚。“我們推出了蝦丸、蝦滑、蝦餅、翻花小章魚等30多種海洋食品,深受市場歡迎。”合作社負責人付冠強如數家珍。
從捕魚到養魚,再到發展精深加工,付冠強追着“潮頭”跑。“最開始幹海洋捕撈,‘望風出船,靠天吃飯’。後來蓋起了標準化養殖廠房,靠技術養魚,規模一點點擴大。”
産量上來了,如何增效益?“不少人喜歡嘗‘一口鮮’,發展海産品精深加工,準沒錯。”摸爬滾打多年,付冠強點子多、懂經營。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周邊4個漁村通過黨支部聯建方式,成立拓洋漁業專業合作社,付冠強成了帶頭人。“大傢伙兒資源互補,打通養殖、供貨、加工、銷售等鏈條,一塊兒把産業做大做優。”付冠強説。
海産品變食品,“鮮”是關鍵。在高標準加工車間,凈水處理、製冷系統、綠色環保載冷劑等60&設備一應俱全。在儲運環節,自動分揀,冷鏈運輸,無二次接觸。“我們研發了海鮮乾貨、休閒零食、即食産品等,海産品‘游’上生産線,‘身價’翻番。”付冠強説。
好産品如何闖市場?搞直播,打品牌,提高知名度。“鍋底少油,中到大火翻炒……”香辣小章魚滋滋作響。對着鏡頭,主播“90後小漁夫”邊烹飪邊講解,2.6萬粉絲在線“賞味”。為了拓展線上銷售,合作社組織主播到車間、碼頭直播帶貨,帶着網友感受海味。“我們還跟水産育苗、養殖、加工等8家企業簽約,産業上下游合作,統一供貨,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標識,擦亮‘江阿公’品牌。”付冠強介紹。
産業鏈連着利益鏈。如今,拓洋漁業專業合作社營業額達2400多萬元,帶動周邊23個村750多戶漁民深度參與産業發展,形成了訂單銷售、就業務工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帶動漁民戶均增收2.5萬元以上。
靠海吃海,有了新吃法。“延伸産業鏈,向精深加工要效益。”東港區海洋發展局局長趙偉介紹,全區3個沿海鎮(街道)共有工廠化養殖戶1586家,水産品加工産值47.2億元,同比增長26%。
“海産品加工亦工亦農,連城帶鄉,接下來我們將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引進加工企業,構建線上線下冷鏈物流體系,打造集養殖、育苗、加工、倉儲、銷售等為一體的全産業鏈,進一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趙偉滿懷信心地説。(通訊員 王西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