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魚&縣年産幹辣椒約2.5萬噸,每年可生産烘制幹辣椒30余萬噸,其集散烘乾量佔據華北地區總量的40%、全國總量的10%。魚城鎮,地處兩省、三縣交界處,水陸四通八達,是商貿物流的交通要道。強大的物流網絡及辣椒烘乾産業基礎,使得來自新疆、內蒙古、甘肅、寧夏、河南等地的辣椒匯聚於此,魚城鎮成為區域性辣椒集散地。
種植環境獨特
辣椒品質優良
驅車緩緩駛入魚&縣,那醇厚的椒香撲面而來,瞬間盈滿鼻腔;公路之上,一輛輛運載着辣椒的車輛來回穿梭;辣椒市場裏,椒商和椒農人頭攢動,有的在仔細查看辣椒品質,有的在商談價格,忙碌的身影交織在一起,交談聲此起彼伏,那豐收的喜悅溢於言表。
“以前沒人種辣椒,種棉花的比較多。這幾年隨着辣椒價格不斷攀升,種辣椒的越來越多。”種植戶劉洋坦言,“今年種了200畝辣椒,品種主要以高辣816、三英椒為主,一畝地産量有四五千斤,烘乾後價格是每斤10元左右,基本上是往外發給經銷商,比如貴州、四川、重慶等地。”
魚&是農業大縣,不僅有江北“魚米之鄉”的美譽,朝天椒的栽培歷史也有近40年之久。得益於當地獨特的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魚&的辣椒擁有生長勢強、健壯高産、皮薄肉厚、辣味醇香、色澤鮮紅等優良特點。
“魚&縣有着多年的辣椒種植傳統,在2000年之前,由於受市場價格的影響,面積一直徘徊在5000-6000畝之間。自2000年起,隨着幹辣椒價格上揚,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目前全縣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年産幹辣椒約2.5萬噸,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農産品。”魚&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劉永介紹,魚&辣椒輻射帶動金鄉、單縣、成武等周邊十多個縣市區,辣椒種植面積達70余萬畝。
烘乾技術升級
農戶收入見漲
魚城鎮作為魚&縣辣椒栽培最早的鄉鎮,位於兩省(山東省、江蘇省)三縣(魚&、金鄉、豐縣)交界處,水陸四通八達,是商貿物流的交通要道,強大的物流網絡使得來自新疆、內蒙古、甘肅、寧夏、河南等地的辣椒匯聚於此,魚城鎮也成為區域性的辣椒集散地。而這一優勢也為辣椒烘乾産業提供了堅實的原料保障。
走進魚城鎮的海緣農貿發展有限公司,火紅的辣椒堆積如山,“辣”味撲鼻而來,工人們熟練操作着設備,進行分揀、搬運、烘乾等工序。經過除雜、剪把、色選、烘乾等一系列工序,新鮮的辣椒最終被打包入庫,準備銷往市場。
“以前辣椒烘乾採用傳統的晾曬方式,受下雨天影響很大,容易産生‘花皮’,而且從鮮辣椒到成品幹辣椒需要兩三個月。”該公司總經理劉長海坦言,為了克服對天氣的依賴,開始投資建廠,鮮辣椒的清選、烘乾、剪把、篩色逐步實現自動化。
“我們這邊是用天然氣烘乾,清潔環保,烘乾的辣椒不含硫,客戶比較喜歡。”劉長海説,“現在一般9—10個小時即可完成烘乾,每天能烘乾鮮辣椒50噸。烘乾技術升級,本地辣椒一紅就可以採摘、烘乾並搶先上市,有助於增加種植戶收入。”
在魚城,通過土地流轉,“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成為當地一大特色,大量鮮椒集中烘乾後,再按需運往貴州、重慶、湖南、四川等地加工銷售。“依託魚城鎮的現代農業産業園進行基地育苗,將辣椒苗供應給種植戶,之後由他們管理,辣椒成熟採摘後,企業進行回收運往烘乾廠。通過訂單式種植,更多優良的辣椒品種進行推廣,農戶們的辣椒苗更加優質,不僅種得放心,産銷更是有了保障。”劉長海説,除了一定量的訂單式辣椒,還有大量的辣椒是從新疆、甘肅、寧夏等地收購而來。“目前公司訂單量已經有2000多噸,年底前要把這些完成。”
目前,魚城鎮辣椒烘乾企業有30余家,集散烘乾量佔據華北地區總量的40%、全國總量的10%。全鎮一年可生産烘制幹辣椒30余萬噸,産品暢銷全國,直供“老乾媽”等知名企業,帶動了整個魯西南辣椒幹制産業發展。
延長産業鏈條
加速産業突破
為了促進辣椒産業發展,魚&縣依靠現有産業集群,規範擴大辣椒市場,培養培育辣椒良種,深化延長産業鏈條,以園區為引擎,形成現代種植、冷鏈倉儲、加工配送、涉農創業孵化、電子商務、批發零售、特色餐飲等一體的專業化&&,在魚城周邊形成了以辣椒為主導的産業生態鏈,將小辣椒做成大産業。
走進魚城國際冷鏈物流園,辣椒整齊地排列在貨架上,一輛輛叉車在其間靈活地穿梭往返,將一袋袋辣椒平穩入庫,忙碌的身影交織成一幅充滿活力的動態畫卷。
“魚城國際冷鏈物流園是集低溫倉儲、冷鏈物流、農産品粗加工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冷鏈商貿物流區,現有恒溫庫25庫,可存儲農産品約2.8萬噸,可儲存大蒜、辣椒、圓蔥、蒜薹、土豆等農産品。”濟寧市辣椒産業協會副秘書長張金笛説,園區將辣椒加工儲存與物流配送深度融合,有效延長辣椒産業鏈,提升産品附加值。
近年來,魚&縣把辣椒産業作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産業,着重品牌化經營,全面提升辣椒等農産品的知名度。2020年,魚城辣椒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拉動了一方經濟。
在此基礎上,魚&縣還成立濟寧市辣椒産業協會,建設集辣椒種植、科研、加工、倉儲、流通等為一體的産銷聯合體,統籌引領全縣辣椒産業進行鎮際協作、抱團發展,推動全市辣椒産業發展邁向新的&階。“濟寧市辣椒産業協會的成立,為抱團發展搭建了&&,濟寧市當地的89家辣椒産業企業不再單打獨鬥,開啟抱團發展、資源共享模式,打破産業發展壁壘實現合作共贏。”張金笛説。
小辣椒,大産業。“下一步,魚&縣將進一步規範擴大辣椒市場,培養培育辣椒良種,深化延長産業鏈條,輻射帶動周邊,吸引匯集全國,讓魚&辣椒走出山東,邁向全國,實現‘買全國,賣全國’的産業發展目標,真正將小辣椒做成大産業,將小辣椒種出大精彩,將小辣椒做出大名號,把魚&打造成為一個火辣的産業之城、綠色的生態之城。”劉永説。
辣椒加工産業升溫 烘乾設備也暢銷
魚&辣椒加工産業升溫,也促進了當地辣椒加工設備市場的發展。各大設備生産商紛紛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的設備,滿足市場的不同需求。從辣椒清洗設備到烘乾設備,每一個環節的設備都在不斷升級和改進,為辣椒加工産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走進濟寧偉士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機器轟鳴聲中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在加工辣椒烘乾設備。“隨着辣椒加工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設備的需求量持續攀升,設備品類也日益豐富,從最初的烘乾設備,發展到風選、剪把、篩籽、去石、色選等前期處理設備。”該公司經理劉建中説,公司成立於2015年,起初只生産烘乾設備,2019年開始涉足辣椒粗加工設備領域。為滿足客戶的烘乾量需求,公司不斷更新技術,優化工藝細節。目前,該公司産品暢銷山東、河南、河北等20多個省市,佔據國內辣椒烘乾農機市場的1/3。
“魚城辣椒烘乾技術發展迅猛,具備國內領先的烘乾設備製造技術和快速幹制技術。”濟寧市辣椒産業協會副秘書長張金笛説,設備的迭代升級促進了辣椒産業的發展,高效、可靠的設備提高了辣椒加工的質量和安全性,進一步推動了辣椒産業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