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迷上短視頻,如何不迷失在其中-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10/14 10:57:21
來源:齊魯晚報

老年人迷上短視頻,如何不迷失在其中

字體:

  去年,博主“秀才”和“一笑傾城”走紅,今年,《閃婚老伴是豪門》等短劇在&&爆火,老年人渴望在短視頻&&被“看見”的同時,針對他們情感困境滋生出一系列“網絡黑産”也成為凸顯的社會議題。煙&“數字反哺”志願者郭嘉程&&,相當多老年人已經步入數字生活,對於他們來説,想要學習的是怎麼玩好手中這塊屏,以及不“迷失”在智能時代。

  這屆老年人

  玩短視頻不輸年輕人

  10月9日,濟南泉城廣場上,年近70歲的徐女士正在小心翼翼地擺弄她從直播間買來的手機支架,確保手機能夠捕捉到最佳角度,完成一次和“泉標”的合影。

  她把玩着手機,笑得燦爛:“我現在的愛好就是拍自己,不光是身邊人給我點讚,全國各地的人都給我點讚,他們説老太太真棒!”

  與徐女士相似,許多老年人也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得關注和認可。北京師範大學發布的《老年人情感關懷與短視頻使用價值研究報告》顯示,大多數老年人在短視頻&&上的表現令人驚喜。他們不僅觀看多種類型的內容,同時也積極參與創作,與更多人分享自己的生活。

  受訪老年人觀看的內容種類豐富,尤其觀看輕鬆搞笑、美食旅游、農事勞作等內容的老年人比例較高,均超過50%。經常觀看直播的老年人比例接近65%,超75%的老年人有過短視頻創作經歷。

  “很多老人和我們説,基礎的用法都已經學會了,想了解怎麼能把視頻剪輯得更好之類的進階知識,一些老人的賬號粉絲已經上萬,反過來講,我們也能從老人身上學到很多。”煙&“00後”志願者郭嘉程向記者&&,相當多老年人已經踏入數字生活,對於他們來説,想要學習的是怎麼玩好手中這塊屏。

  伴着一曲廣場舞配樂,不停旋轉的絢麗紅花、高飽和度色的華麗城堡背景,70後博主“五妹”跳完第一個舞步後,以她為中心,出現了4個衣服顏色略有不同的“分身”。在多重影分身特效投稿頁面,一些中老年人拍攝的“列隊”和“尬舞”視頻頗具創意,各種腦洞大開的玩法大有超越年輕人的勢頭。

  年老並不意味着靜態的生活,老年人通過短視頻上的自我呈現,發掘自身潛能,做起了生活的“導演”,他們不吝嗇讚美,喜歡用點讚與比心的表情和他人交流。泉城廣場上的老年舞團團長三友告訴記者,有安徽網友看到短視頻後,到濟南旅游時,特地找舞團切磋技藝。

  不能僅教老人熟練上網

  而忽視健康使用網絡

  郭嘉程的團隊接觸過6萬人次的老年人,據他觀察,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被“收割”的現象也很嚴重:有老人在社交&&上結識“朋友”後,被他們的“擦邊話術”搞得心猿意馬,造成財産損失;宣揚“老年剪輯課、無門檻、0元學”的短視頻剪輯騙局專門瞄準老年人;苦情戲的直播“局中局”裏,直播間裏的“兒子們”專門騙老人買“神藥”……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周裕琼教授長期關注老齡化問題,她在出版的《數字代溝與數字反哺:老年數字融入的中國路徑》一書中寫道,無論是作為獨立個體、作為家庭成員,還是作為社會公民,我們只有“置身事內”,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優路徑。

  郭嘉程去年從煙&&學畢業後,本可以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他選擇繼續學生時期的志願活動,將開展了多年的“數字反哺”項目進行下去。“我擔心的是,一直在做的事情沒法持續,那時再找替補就很困難了。”

  “數字反哺”是通過志願者的行動幫助中老年群體更快地融入信息化社會。四年來,項目累計在山東省內外20余個城市舉辦了600多場志願活動,已有22所大學的數千名學生參與其中。“我們舉辦活動,一對一、一對多來幫助老人,但卻是怎麼也幫不完的。”郭嘉程希望擴大團隊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帶動更多人認同“在外互助父母條約”等想法,借此輻射到更多老年人的媒介使用中去。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在研究中指出,人口結構越來越“老”,數字技術卻越來越“新”。在此背景下,一個廣泛的社會共識是,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教會老年人熟練上網,而忽視健康使用網絡的問題;亦不能因噎廢食,因部分人出現的網絡沉迷而盲目干預甚至阻止老年人融入數字社會。

  “中老年群體觸網時間較短,網絡技術更新換代又快,老年人在網絡世界的‘社會化’是一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過程。”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認為,數字鴻溝指的不光是有沒有智能設備、能不能上網,更是老年人能否真正成為網絡中的一員,進行參與和表達。老年群體使用互聯網最緊密的支持是由“附近的人”織就的,家庭和社區的支持至關重要。另一方面,技術更新迭代的同時別讓老年人“掉隊”,政府應為他們打造安全的防護網,許多以前的老騙局“舊瓶裝新酒”,轉移到互聯網上,公安機關可以通過偵查手段提醒老人及其子女,相關軟體也要進行“適老化”改造,解決“不會用”“不敢用”的問題。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