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二環西路經六路路口以南300米處,有一處佔地15畝、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的濟南面積最大的農民工服務中心——槐蔭農民工服務中心,每天早上,3000多名農民工在這裡找到活計,然後去往各地,最多時一天能解決約6000人的就業問題。為了讓外來務工人員找工作有門路、在崗更安心,更快融入城市,段店北路街道針對農民工群體,實施了一系列支持和保障服務的暖心舉措。
深入開展綜合治理,規範市場秩序,築好用工“前沿陣地”。吸納街道、人社部門、市場管理單位等多方力量,組建槐蔭農民工服務中心黨支部,切實加強黨對農民工隊伍的領導,全力做好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維護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統籌規範提升各項工作,不斷提升農民工黨建工作水平。立足長效管理機制,採取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相結合的方式,着重對農民工服務中心店外經營的商戶、佔道經營的流動商販進行勸導,規範市場周邊主次幹道秩序。中心利用現有資源,配置了雙層床位,改造建了零工公寓,並定期對中心外墻、房頂、廁所、大門等進行修繕更換,升級監控設備,加強管理力量,同時,確保總體運行有序。
紮實做好基礎保障,提升服務溫度,打造堅實“中流砥柱”。針對當前零工人員普遍存在的安全意識薄弱問題,依託中心場地優勢,場內成立了全區第一家應急救援站和安全消防體驗中心,配備3名應急救援隊員24小時值班備勤,為農民工提供沉浸式安全消防培訓。2024年,農民工服務中心場內重點打造200平米工會驛站,配備了座椅、手機充電口、大型飲水機、電磁爐、工具箱、打氣筒等便民設施,外傷應急藥品,AED心臟起搏器等應急救援器具;設置農民工大講堂用於開展宣講、技能培訓、普法講座系列活動;設置媽媽小屋,為帶娃的女性農民工提供了一個較為私密的休息、哺乳和換尿布場所。截至目前,吸引了全國總工會和地方各級工會前來調研交流,打造了有溫度、有創意的農民工服務中心品牌。
錨定根治欠薪目標,創新治理方式,提供可靠“後勤保障”。農民工服務中心所在轄區成立了以街道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專班,專門設立街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委員會,按照屬地管理明確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主任為轄區農民工“工長”,對本區域內根治欠薪工作負總責,摸清本轄區工程建設項目清單,根據項目數量配備項目網格員,負責欠薪線索排查、欠薪案件處理和工程建設項目保障農民工工作制度落實,確保政策落實到位、依法懲處到位、應急處置到位。強化監管模式,確保工作專人盯、專人管,真正將工作做實、做細,將欠薪投訴案件化解在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