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大閘蟹“打飛的” 快“蟹”逅這口鮮-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9/20 10:17:36
來源:齊魯晚報

微山湖大閘蟹“打飛的” 快“蟹”逅這口鮮

字體:

  秋風起,蟹腳癢。金秋時節,山東微山大閘蟹迎來絕佳品味期。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蟹膏肥黃,在微山湖漁民世代守護的一方凈水裏,哺育出微山湖大閘蟹美妙絕倫的鮮與令人垂涎欲滴的甜。這個季節,在智慧物流的賦能下,微山縣和山東順豐速運有限公司試點合作,微山湖大閘蟹“打飛的”,飛上全國消費者的餐桌。

  控品質

  大閘蟹走上精品路線

  9月13日凌晨4點,湖風微涼,在微山縣高樓鄉永勝南村,家家戶戶的燈陸續亮起,小漁村開啟了一天的忙碌,下塘捕蟹是村民們整齊劃一的“動作”。

  高樓鄉地處微山縣西南部,轄區總面積4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53平方公里,約佔微山湖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大閘蟹養殖面積近10萬畝,2012年獲評“中國河蟹之鄉”。永勝南村位於微山湖大閘蟹的核心産區,家家戶戶從事大閘蟹養殖,養殖面積近2萬畝。

  洗漱完畢,戴上頭燈,拿起大桶,騎上電動三輪車,蟹農曆廣營朝自家蟹塘趕去。

  靠水吃水,28歲的歷廣營是“蟹二代”,承包了200畝水塘養殖大閘蟹,已經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9年。他不僅搞養殖,還做起電商銷售,是村裏第一個把螃蟹賣上網的蟹農。

  提起網箱,一隻只肥碩的大閘蟹浮出水面。“我們採取的是有機養殖,為讓螃蟹住得寬敞,以前每畝塘投放1200至1700隻蟹苗,現在只投放1000隻。為保證螃蟹吃得好,以前大閘蟹主要喂土豆、玉米、紅薯等,今年增加了野生小雜魚和全熟化蟹料。加上日常的科學管理,這樣養出來的大閘蟹青背、白肚、金爪、黃毛,蟹沉壓手,黃滿膏肥,吃起來十分上口。”歷廣營説,要養出高品質的蟹子,舍得投入是不可或缺的,“吃得好、住得好,蟹子才能長得壯。”

  一泓碧水育生態好物。水域面積達1266平方公里的微山湖,其優良的水質環境和豐富的餌料資源,為大閘蟹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也讓湖邊群眾吃上了生態飯,走上了致富路。永勝南村在致富路上,也在守護着這一泓碧水。

  “養殖尾水經排水管網進入沉澱池,通過水生植物和毛刷區進行初級過濾沉澱,經第一道過濾壩過濾後,進入曝氣池。養殖尾水進入曝氣池後,在兩台大功率鼓風機的作用下充分曝氣,曝氣後的尾水進入生態凈化池,經多種水生植物和濾食性魚類凈化後,再通過第二道過濾壩過濾凈化處理後回用。”歷廣營介紹,得益於近年來微山縣實施的池塘生態化改造,全村近2萬畝蟹塘根據“外封閉、內循環、不外排”的改造目標,建設了泵站和完善的進排水系統,每個池塘都配備獨立的進水口、排水口,通過尾水凈化系統,實行“三池兩壩”養殖尾水治理模式,嚴禁養殖水直排入湖。

  忙活兩個多小時,歷廣營精挑細選了100多斤蟹子,顧不上休息,開着電動車就往家趕。“以往賣蟹子時,都是一股腦兒賣,如今增強了精品意識,大閘蟹不光尺寸上分6個等級,在賣相上也很講究,像這種青殼、白板、黃毛、蟹腳完整、體重4兩多的蟹子,能賣100多元一斤。”一路上,歷廣營打着“小算盤”:“今天少説也能入手一萬元。”

  “打飛的”

  大閘蟹8小時到家

  分揀、稱重、裝兜,打包……在微山縣韓莊灣大閘蟹生態養殖基地,一派忙碌景象。基地負責人張賢明一邊招呼着送貨的養殖戶,一邊接着客戶電話,忙得不亦樂乎。

  韓莊灣大閘蟹生態養殖基地佔地1080畝,建設高位養殖池塘34個,年産高品質大閘蟹20萬斤,一半以上是電商渠道銷售。“從9月10日開捕,市場銷售就很火爆,大閘蟹一天一個價,以3兩母蟹為例,每天都漲10塊錢,中秋節時能到120元/斤。”

  好産品不愁銷路,但讓顧客儘早嘗到“那一口鮮”是張賢明一直追求的。“大閘蟹是鮮活農産品,在路上待的時間越短,顧客嘗到的口感就越好。”張賢明説,微山縣轄區水域面積廣闊,以往大閘蟹運輸,全靠快遞員攬收配送,繞湖行程有70公里,最快需要一個多小時,才能把大閘蟹運出去。

  微山縣和山東順豐速運合作後,開啟大閘蟹“打飛的”的新模式。“咱的螃蟹出水就上天,還是頭一回。”最近,順豐速遞為微山湖大閘蟹量身定制的一套運輸方案,讓張賢明看到了更多可能。

  8月31日,高樓鄉永勝南村順豐速遞攬收點,出水剛20分鐘的大閘蟹,捆紮包裝進禮盒,工作人員將禮盒固定在無人機底座艙位上。當日早上7時10分,飛手啟動按鈕,無人機騰空而起,載着大閘蟹跨越微山湖湖面。按照既定設置的路線和指令,25分鐘後,無人機穩穩降落在微山湖東岸的韓莊鎮網點。以往80分鐘的車程,如今無人機只用25分鐘,節省了55分鐘。

  當日早上8時整,大閘蟹坐上在此等候的無人物流車發往縣城中轉站。半小時後,40件微山湖大閘蟹裝上物流車,於10時30分到達濟寧大安機場。11時,大閘蟹登上一架皮拉圖斯PC-6飛機,從濟寧大安機場起飛,經過45分鐘飛行,抵達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通過網點直派,於15時30分配送到顧客家中,實現8個多小時到達。

  “這次首發航班,採用‘無人機+無人車+航空’三位一體的運輸模式,通過快遞網絡,大閘蟹得以迅速分發至全國各地,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對接。”山東順豐速運副總經理王傳起&&,為將微山湖特産更快速、更新鮮地送達消費者,公司不斷拓展鄉村配送網絡,投入1架全貨機,依託2條高鐵線路、35條貨運幹線和支線,以多式聯運的模式提高物流綜合效率,實現107個城市次日達、282個城市隔日達。“公司還在微山湖區設立14個攬收點,在攬收點與服務網點間進行貨物調撥,打造‘無人化運輸+智能攬件’的物流新業態。”

  “目前,微山湖大閘蟹多式聯運尚處於試點探索階段。下一步,微山縣將聯合優質物流服務商,整合線上、線下全産業鏈服務資源,打造智慧供應鏈、低空經濟、航空交運樞紐等一系列新質生産力,讓更多消費者能更快地品嘗到微山湖特色美味。”微山縣南四湖綜合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邵長嶺&&。

  內外兼修

  好蟹也要講“好故事”

  去年10月,微山縣舉行“微山湖大閘蟹”品牌形象新聞發布會,大閘蟹有了專屬“身份證”。品牌形象按照“以湖為脈,以蟹為形”的設計原理,取微山湖大閘蟹首字“微”為創意原點,融合大閘蟹産品為設計原型,做大“微”字號、做強“蟹”産業、傳遞“水”文明、演繹“紅”激情,構建“微山湖大閘蟹——中國兩大精品大閘蟹品牌”的戰略格局。

  微山縣成立品牌建設工作專班,高標準編制《“微山湖大閘蟹”品牌戰略規劃》,重點系統打造“微山湖大閘蟹”品牌,依託微山湖優異的生態資源,打造三大蟹村、十大基地,組織企業、合作社等外出參加展銷推介,持續舉辦“微山湖大閘蟹文化節”,塑造微山湖大閘蟹生態品牌形象。

  此外,引導廣大養殖戶將水溫、投飼量、大閘蟹規格、用藥等情況進行登記,對養殖全過程進行監控,有效保證産品質量,進一步增強了微山湖水産養殖的品牌競爭力。

  “目前,全縣大閘蟹生態養殖面積20萬畝,畝均效益6000元左右,年産量1.5萬噸,年産值近20億元,已發展成為湖區漁民支柱産業,佔據微山漁業養殖半壁江山。”邵長嶺介紹,微山縣獲評國家級水産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範區,“微山湖大閘蟹”榮獲第六屆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産品類“金獎”,入選山東省知名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