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沂源縣多元優化升級救助服務-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9/19 17:08:04
來源:大眾日報

山東省沂源縣多元優化升級救助服務

字體:

  9月11日一早,家住山東省沂源縣南麻街道魯陽社區的齊祥霞送孩子上學後就趕到了“沂起富”共富工坊。

  “孩子開學了,我就有更多時間出來工作了。工坊開在家門口,既方便我照顧家裏的老人和孩子,又能賺錢補貼家用,對我的家庭幫助很大。”齊祥霞告訴記者,企業大多有固定的工作時間,但她平時需要照顧家人,所以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社區成立共富工坊後,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靈活參加,主要是製作汽車遮陽簾,每天能有100多塊錢的收入呢。”她覺得很滿足。

  魯陽社區“沂起富”共富工坊於6月建成投産,工坊總面積約180平方米,總投資10萬餘元,目前配備縫紉機24&,其中社區慈善基金注入4萬餘元,為共富工坊建設提供了資金支持。共富工坊是以手工製作為主業的靈活就業&&,主要承接桌布製作等簡單手工活,按計件為工人核算收入。

  記者從沂源縣民政局了解到,沂源縣批復設立了13家社區慈善基金,並依託社區慈善基金創設4家社區共富工坊。截至目前,已幫助社區400余名全職媽媽、大齡失業人員等群體實現家門口靈活就業,職工日均增收80至200元,共富工坊收益按比例反哺社區慈善基金,開創了資助、就業、增收的多贏局面。

  近年來,沂源縣民政局充分發揮社會兜底救助職能,已保障各類救助對象2.66萬人,創新探索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相銜接,通過發展慈善基金事業,實施慈善幫扶救助、專項基金救助等項目化慈善救助,有效回應困難群體的多樣化救助需求。

  沂源縣持續開展“益路康伴”“暖心同行”等10余個“沂源紅”系列慈善項目,對有特殊需求的困難家庭提供社會交往、心理援助、就業促進等服務,滿足困難群體個性化的發展需求。家住張家坡鎮東王莊村的張某,因患有心理疾病成為了“益路康伴”項目的服務對象。他説:“慈善總會定期安排專業的心理醫生來為我進行心理疏導,讓我重拾信心,也感覺到了社會對我的關懷。”

  “我們建立了‘1234’社會救助服務體系,精準滿足民生需求。”沂源縣民政局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田明梅介紹,“我們搭建1個‘沂源紅’社會綜合救助服務&&,構建慈善基金和社會組織服務保障兩個體系,關注‘老、幼、困’三類人群,實施精神慰藉類、物質幫扶類、居家照護類、鄰里互助類四類救助模式,將慈善救助由傳統的物資救助向服務救助延伸。”

  同時,沂源縣多元化拓寬募捐渠道,不斷擴大資金來源,以沂源縣慈善總會為載體,探索“互聯網+慈善”新模式,通過互聯網&&宣傳優秀慈善項目,依託“慈心一日捐”等活動,正向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捐款,擴大愛心“朋友圈”。今年以來,全縣累計接收各類捐款440余萬元。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