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找空間,青島新增停車泊位2.2萬個-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9/18 10:57:49
來源:青島日報

“向上”找空間,青島新增停車泊位2.2萬個

字體:

  “開車十分鐘,停車半小時。”停車難一直是城市發展的痛點,如何更好更優地解決?除了建設傳統停車場,還要善於向空中要泊位。

  建設立體停車場已成為未來發展趨勢,其最大的優勢就在於能夠充分利用城市空間,被稱為城市空間的“節能者”。自城市更新與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啟動以來,青島因地制宜建設50個立體停車場,新增停車泊位約2.2萬個,並陸續投用。

  高效利用土地,停車泊位數量翻番

  駕車駛入青嶺路停車場,根據引導屏智能分配的停車塔庫指引,車輛到達指定入口,存車、離開,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方便、放心”是很多車主的感受。

  青嶺路停車場位於嶗山區商務二區、石嶺路與青嶺路交叉口東南側,該區域周邊分佈有大量商業、商務辦公、居住區和教育用地,是城市中心城區範圍內的商務綜合區,停車需求較大。按照“擴大增量,優化資源利用空間”的設計思維,嶗山區通過“向上”要空間的方式,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建設了兩棟高度達47.6米的塔庫式立體智慧停車樓,共有10座停車塔庫。將原本規劃為260個泊位的停車場設計為510個泊位的立體“停車樓”,極大緩解了周邊區域的停車難問題。同時規劃10個無障礙停車泊位,滿足特殊人群停車需求。

  “存、取車很方便,也很省心。”停車樓的啟用,讓在附近上班的宋先生倍感欣喜,不再為停車發愁,更不用擔心車輛遭受日曬雨淋。“停車場採用電腦智能全自動化停車系統,當車輛駛入停車場入口處時,入口的電子設備會自動識別車牌號碼,對車輛長度高度寬度和重量進行測算,電腦會根據測算數據自動選擇最快捷且適合的停車塔庫和車位,車主根據引導提示駛入塔庫,整個停車流程方便快捷。”停車場運營單位青島嶗山灣城鄉發展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針對停取車效率問題,他們對取車系統進行優化升級,添加簡易搜索、照片確認功能,平均存取車時間已壓縮到90秒,極大地節省了時間,解決了早晚高峰車流量大、排隊停取車的難題。

  至於收費,運營方根據周邊停車場的價格以及車主訴求,將日收費標準上限從30元調低至20元,每小時收費標準為3元,長租費用為每月300元,為市民提供了更加經濟實惠的停車服務。“青嶺路停車場於2022年11月開始正式運營,至今共計停車約8.8萬輛次,目前塔庫使用率約為70%。”工作人員介紹。

  市北區海倫路停車場同樣是一處立體式停車樓,有11層,停車泊位184個,設置10個&&口。“該項目通過‘向上’找空間,利用邊角地建設立體停車場,實現了土地集約高效利用,不僅彌補了區域周邊停車配套設施不足的問題,同時還盤活了閒置土地,緩解了停車難題。”市北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建設立體停車場,是集約高效利用土地、緩解停車難題的重要舉措。自城市更新與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啟動以來,五台山路公共停車樓、靜江路智慧公交停車樓、六街口地下機械停車庫等50個立體停車場相繼建成投用,合計新增泊位約2.2萬個。此外,中山商城及禹城路地下停車場、龍山人防停車場、金家嶺立交地下停車場內也配備了部分智能立體車庫。下一步,青島將繼續堅持“上天入地”和“能建則建”兩大原則,聚力實施“人防+、公園+、立交+、學校+、邊角地+”五種停車場建設模式,千方百計緩解停車難題。

  持續技術更新,提升停車體驗

  目前,多數城市已寸土寸金,交通壓力正逐步從動態拓展到靜態,“停車難”在削減城市道路運輸系統運行效率的同時,也影響市民出行便利與生活質量,已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個公共性難題。

  越是停車難的區域,往往空閒土地越少,立體停車場就有了用武之地。立體停車場概念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目前,一些大城市立體停車場規劃已經步入快車道。數據顯示,一個可停放50輛車的傳統停車場需要200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空間利用率只有30%至40%;而一個倉儲式立體停車庫400平方米空間即可以停放50輛至180輛車,空間利用率高達80%。傳統停車場和橫向立體停車場佔地面積大,而縱向智能立體停車場能夠解決市中心密集區域停車難題。除了節省空間,方便穩定也是智能立體停車場的一個優勢,它採用電腦控制,全自動停車、取車,通過全封閉自動化操作,可以實現90秒快速存取車。

  然而實際生活中,有些地方的立體停車場卻是叫好不叫座,有的甚至閒置。優勢明顯的立體停車場,為何存在利用率不高、車主不願意停放的情況呢?

  體驗感差是一大原因。如今,提起立體停車場,很多車主還是有“停不了車”“不好用”的舊觀念,於是便出現了人們對立體停車場避而遠之、叫好不叫座的現象。“隨着技術更新迭代,現在的立體停車場已經今非昔比,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流程簡捷,車主無需顧慮‘不好用’的問題了。”一名立體停車場運營人員&&。

  在城市土地資源趨於緊缺的情況下,發展立體停車場是必然出路。如今各地大力倡導建設立體停車場,各種利好政策不斷&&,企業紛紛涌進立體停車場行業,而要真正扭轉大眾對立體停車場的觀念,首先企業應該持續進行技術完善更新,生産出更安全、更智能的産品,並把好質量關,真正解決停車難題,立體停車場才能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其次,相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等也需要齊抓共管,形成智慧停車産業生態圈,促進城市停車設施發展的良性循環。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