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即墨:促進優質資源倍增 辦好家門口每所學校-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9/06 10:43:43
來源:齊魯晚報

青島即墨:促進優質資源倍增 辦好家門口每所學校

字體:

  在活力宜居幸福現代化新區建設進程中,青島市即墨區統籌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堅持把教育作為重大民生工程,落實教育布局優先規劃、教育設施優先建設、教育投入優先保障“三個優先”,促進優質資源倍增,在更高水平上滿足群眾對教育的美好期待。

  堅持全域統籌

  優化資源配置

  即墨區強化對教育的支持保障,&&《關於建立黨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等五項制度》,成立黨委和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專班,每年將學校建設列入政府投資項目和為民要辦實事。堅持把各學段教育置於教育大盤中統籌謀劃,城鄉一體推進,近三年全區高標準建成啟用德馨小學東部分校、藍谷實驗學校等75處中小學、幼兒園,提供優質學位5萬餘個,進一步優化了教育布局和資源配置,更好滿足了群眾在家門口上好學的願望。即墨一中、即墨四中新校區投入使用,高中辦學條件全面改善。實施公辦寄宿制初中試點,創辦即墨區實驗學校東部分校,滿足學生多樣化就學需求。

  2024年秋季學期,即墨區將有桃源小學、裝備園實驗小學等新學校建成啟用。目前,龍泉中學、職教園區等項目正加緊推進。

  堅持人才強教

  加強隊伍建設

  即墨區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抓實抓好,推進教師梯隊發展,蓄積教育人才優勢。

  完善教師招引及管理機制,多渠道納賢聚才。近兩年招聘及引進新教師703人,其中“雙一流”高校畢業生75人、公費師範生321人,教師隊伍呈現高學歷、年輕化態勢。加強師德師風教育,激勵引導教師恪守職業道德,潛心教書育人。加強名師、名校長培養管理,組建第二批區級名師工作室53個、名校長工作室10個,搭建專業引領&&,培育本土教育人才。常態化開展校長論壇、骨幹教師培訓、“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等各級各類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2023年以來,全區有9名教師獲評齊魯名師、齊魯名班主任等省級先進稱號,8人獲評青島市“最美教師”和“教書育人楷模”,15人被評為青島名師,24人被評為青島市學科帶頭人,500餘人獲評即墨區“最美教師”、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堅持深化改革

  提高育人質量

  堅持德育為先,構建全環境立德樹人體系,深入開展“學理論,傳承紅色基因”“話青春,勇擔強國使命”等教育活動,把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等教育內容滲透於教學管理各個環節,貫穿到學生學習生活各個方面,培養學生胸懷家國、&&民生、奮發上進的思想品德和價值追求。

  深化集團化辦學、協作體教研和聯盟辦園,以城幫鄉、以強扶弱,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減負提質工程,從課程設置、作業佈置、作息時間等方面規範辦學行為,促進學生健康而有個性地成長。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實行“一人一檔”、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多元成才。全面落實“十個一”項目,廣泛開展科技節、藝術節、研學旅行、陽光體育等比賽和活動,多途徑塑造學生核心素養。

  全區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學生展現良好綜合素養。高考成績逐年攀升,各項指標實現新突破。2024年,在青島市普通中小學生研究性學習優秀成果評選活動中,有66項課題、320余名學生獲獎;在青島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青島市拳擊錦標賽等賽事上取得優異成績;19所學校被評為山東省武術進校園試點學校。

  堅持民生至上

  強化惠民服務

  即墨區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群眾所急所需所盼,積極轉作風、強服務、辦實事,增進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回租回購40處民辦園辦成公辦園,撤並小規模幼兒園54所,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61.1%;認定普惠性民辦園210處,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8%。對農村小規模學校食堂實施運行成本補助,提高學生午餐質量。安全運行265輛校車,解決1.8萬名農村學生上放學交通問題。優化“5+2”課後服務,受益學生10萬餘人。開放67處學校操場,方便市民健身鍛煉。健全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困難學生救助體系,發放各類助學金及免學費2000余萬元,資助困難學生2萬餘人次。

  下一步,即墨教育將錨定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目標,落實“一四十百”總體工作思路,重點在布局優化、資源擴增、提質增效等方面發力,努力辦好群眾家門口每所學校,建設“和諧教育”品牌,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