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海36小時後,來自日照第一網“鮮”到濟南-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9/04 09:44:07
來源:齊魯晚報

開海36小時後,來自日照第一網“鮮”到濟南

字體:

  “貨來啦!”“來貨啦!”9月2日23時,一聲聲吆喝打破了濟南海鮮大市場的寧靜,等候多時的海鮮商戶一擁而上,迎接第一口“鮮”。9月1日12時,黃渤海正式開海,沿海漁民和內陸海鮮商迎來了大日子。在經歷了近36小時後,來自山東日照的第一網“鮮”來到了濟南海鮮大市場。

  第一口“鮮”悄然而至

  今年是王會經歷的第十七個開海日。銷售海鮮17年來,王會每年都不會缺席開海這個大日子。

  作為濟南海鮮大市場的老牌水産批發商,每逢山東沿海開海,王會都會到海邊親眼見證千帆競發的大場面,今年也不例外。

  “海鮮到濟南了嗎?”9月2日晚10時30分左右,距離山東沿海開海已經過去近36小時,王會在日照精挑細選的第一批海鮮馬上要抵達濟南。儘管已經有了很多次的經驗,但每一次,王會還是迫不及待地&&濟南的員工,了解這一車海鮮的動態。

  2日晚11時左右,寂靜的夜空被汽笛聲劃破,王會翹首以盼的第一口“鮮”終於到了濟南。不過,此時的王會還在日照。得知海鮮終於到了的消息,他也終於松了口氣。

  鲅魚、帶魚、鯧魚……貨車帶來了豐收的喜悅,王會的員工們也開始了忙碌。來不及猶豫,當汽車停下時,王會水産店的一名員工一大步跨到車廂上,同其他人一起,把一筐筐的海鮮抬下車。

  聞訊而來的商戶們早早地等在車前。“知道今晚會來山東開海後的第一批海鮮,我特意早來批發海鮮,不然搶不上海鮮了。”一名海鮮批發商説道。“我要3條大鲅魚”“給我一筐這個魚”……看見鮮美的魚類産品,商家蜂擁而至,七嘴八舌地喊着,挑選着心儀的海鮮。

  往往,在商家選擇海鮮種類後,工作人員便抬起一筐海鮮,輕手輕腳地放到秤上,絲毫不敢懈怠。經歷了一連串的流程後,一筆交易才算完成,商家們終於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像是這樣繁忙的夜晚,王會水産店的一名員工説,他們已經經歷了成千上百次,但開海後的夜晚會有些變化。“開海後來的第一批海鮮大家也比較關注,比平時要更忙一些。”王會水産店一位員工説道。

  在王會家接收第一口“鮮”的時候,其他商戶也沒閒着,催訂單、找貨源、&&採購商,開海對於他們來説就像是過年,大家忙得不亦樂乎。看到別人家已經來了第一車,不少商戶着急起來,不甘位居人後。“明天必須把海鮮拉回來,不管有多少。”一位海鮮商戶決定第二天一早親自去海邊催貨。

  本地海鮮將源源不斷

  王會2日晚收到了今年開海後的第一批海鮮,也正是從這一刻起,濟南海鮮市場迎來了一年中的新階段:本地海鮮源源不斷進入市場。

  “盼望著,盼望著,第一車貨終於來了。”開海後,魯海農業集團濟南總經理呂智軍的心裏多少有些忐忑,今年開海遇到風浪,原計劃1日夜間就能運到濟南的第一批海鮮比平常來得要晚一些。

  “萊州怎麼樣,東營出貨多嗎,濰坊有回來的嗎?”這兩天,呂智軍一直在關注沿海秋捕的情況,不停地&&自己熟悉的漁船。去年9月2日凌晨2時左右,呂智軍便收到了從東營運來的螃蟹。今年的情況有些出人意料。“今年山東開海,海上迎來大風,這對海鮮捕撈也有影響。”呂智軍想,不管如何,也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海鮮拉回來,送到濟南市民的餐桌。

  “我們的貨源比較廣,本地的除了東營、濰坊,煙&、威海都有合作的漁船。”東邊不亮西邊亮,東營的貨到不了,呂智軍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大本營——煙&。

  “幾十年前從煙&來濟南做海鮮生意,老家也是我重要的貨源地。”3日下午2時30分左右,當滿載着螃蟹的貨車緩緩停在海鮮店門口時,呂智軍懸着的一顆心放了下來,他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跳上車廂,瞧一瞧螃蟹的狀況。“車從萊州出發,螃蟹有1800斤左右。”呂智軍感嘆道,“第一車海鮮終於來了。”

  9月3日,開海後的本地海鮮多了起來,一車車從黃渤海域沿海出發的貨車,進入濟南後直奔海鮮大市場,這些海鮮將從這裡走向市民餐桌。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