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玉清湖街道充分利用自身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錨定槐蔭區“125510”發展思路,緊緊圍繞“水景扇形畫,生態玉清湖”總體發展定位,精心提煉出街道“1225”工作思路,堅持黨建引領,抓好機關和村(社區)兩支隊伍建設,圍繞農業産業、汽車産業兩大支柱産業,聚焦經濟、生態、民生、治理、安全五大方面,抓實抓細抓好十項重點項目,持續推動街道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譜好“生態曲”,美化鄉村人居環境
在玉清湖街道睦裏莊村,有座“小清河0米”石碑立在睦裏閘前,這裡便是小清河的源頭。站在睦裏閘之上放眼遠眺,來自東向的玉符河與來自西向的黃河緩緩匯入閘下,一半綠一半黃的溪流涇渭相擁,逐漸相融,朝着萬里之遙的渤海悠然流淌,形成了小清河源頭特有的水文景觀。
良好的生態環境得益於玉清湖街道始終貫徹的綠色發展理念,近幾年,玉清湖街道相繼開展人居環境連片綜合整治、水生態環境治理、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整治等行動,深入推動由突擊整治到常態化管理、由點線管理到網格化管理、由村莊內部到村莊周邊、由庭院外到庭院內、由環衛部分覆蓋到全部覆蓋“五個轉變”,有效改善了轄區內的環境質量,如今經過生態環境的修復,“生態底色”不斷擦亮。
譜好“民生曲”,奏響為民服務好聲音
如果説生態環境是街道的“面子”,那民生保障那就是街道的“裏子”。2024年上半年,玉清湖街道成功承辦2024槐蔭黃河生態半程馬拉松,組織開展“七星五龍”杯足球友誼賽,舉辦第四屆大李百合文化藝術節。2023年,大李百合特色文化被評為全省鄉村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街道社工站被評為“全省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示範點”。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發放各類保障金130萬餘元,城鄉低保在保114戶177人,育齡婦女兩癌篩查685人,建設村級紅領醫養示範巡護點1個,發揮11處農村幸福院、2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15處街道助餐點功能,保障轄區200余位老人日間助餐。
在醫療衞生領域,進一步優化配置轄區基礎醫療資源、補齊醫養短板,2024年下半年,街道將依託新龐莊黨群服務中心、中醫藥文化宣傳亭、孚霖如康家園等地引進知名中醫坐診,提供醫療保健,心理諮詢,護理保健,技能培訓等一系列服務。初步打造“15分鍾醫療圈”,實現“大病上醫院,小病在社區”的分級診療制度。
譜好“産業曲”,激活鄉村造血功能
近年來,玉清湖街道圍繞農業産業、汽車産業兩大支柱産業,堅定“項目為王”理念,做好産業發展大文章,不斷深化經十西路汽車産業帶建設,打造多元一體化汽車産業生態圈,汽車産業不斷發展壯大。高標準謀劃“一軸兩翼多點”鄉村振興發展布局,壩北重點圍繞小清河、玉符河等水系特色打造“田園漁歌”創新産業聚集區,壩南重點圍繞特色農業打造“慢村煙火”鄉愁經濟樣板區,助力全區“槐鄉厚禮”品牌建設。根據産業優勢和特色資源特點,圍繞培育壯大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主導産品和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業生産向規模化、産業化方向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