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星辰職場人才夜市”,搭建“線下+線上”招聘&&,率先打造“一刻鐘”就業圈……今年以來,濟南市歷下區堅持把“穩就業、保就業”作為首要任務,突出就業優先導向,持續加大就業服務力度,多措並舉穩定和擴大就業,1-7月新增城鎮就業3.13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85.18%。
創新形式開展人才招聘
今年6月底,歷下區泉城路街道舉辦了一場“星辰職場人才夜市”,求職者在逛夜市一樣的輕鬆氛圍中就能找工作。企業審批、人社、醫保等政府部門窗口在夜市“出攤”,向參會的30余家企業宣傳惠企政策。
“星辰職場人才夜市”是歷下區開展多樣化招聘活動助力就業的一個探索。今年以來,該區堅持“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通過多種形式先後舉辦了“春風行動招聘活動”“選擇濟南 共贏未來”“人才夜市”等招聘活動55場。
“為1056家企業發布崗位需求2.85余萬個,進一步暢通了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對接渠道。我們推出‘訂單化’宣講模式,擴大政策知曉度,先後開展各類宣講活動近20場,惠及企業200余家。”歷下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任王紅説。
強化重點群體就業服務
8月9日,歷下區零工市場在燕山大廈一樓大廳舉辦了“比亞迪用工保障”專場招聘活動。比亞迪的四個事業部以及中國人壽等20家企業參與,提供了操作工普工、停車管理員等基礎崗位和工藝員、CNC、會計等技術崗位。
王紅説:“為更好解決零工群體就業問題,我們創造了很多靈活就業的機會。針對我區沒有零工市場的情況,積極想辦法、選地方,在濟南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燕山園區建成了歷下區零工市場,搭建了‘線下+線上’的雙線並行、高效運行的&&。”
歷下區持續優化零工市場服務,堅持常態化舉辦招聘會,陸續舉辦線下招聘活動22場,參會企業610家,提供就業崗位數1.5萬個。線上開發“齊魯零工”小程序&&,讓企業和求職人員實現了“一點登錄,一鏈服務”。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就業群體就業,歷下區持續強化就業服務力度。為高校畢業生提供職業指導、崗位推薦、技能培訓等全過程服務,實現數字賦能就業。深化政校企合作,大力開展“高校學子看家鄉”活動和駐濟高校大學生訪企實踐活動。今年,歷下區獲評2023年度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最具吸引力”城區10強第一名。
就業服務延伸到社區
招聘店長助理、銷售經理、平面設計人員……在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區,居民只要打開手機“社區快聘”小程序,崗位、薪資、距離都一目了然。這是甸柳新村街道率先引入的“一刻鐘”就業圈服務&&。該街道把就業作為最大民生工程緊抓不放,通過1.0版本規範化建設、2.0版本電子化助力、3.0版本數字化賦能不斷迭代升級,提升就業服務效能。
“此前社區工作人員手上一不掌握用人單位信息,二沒有符合的招聘崗位,三沒有智能化的幫扶工具,幫扶工作成效不明顯。‘一刻鐘’就業圈通過明確重點人群基礎檔案,與&&上企業發布的海量工作崗位對接,完善了社區一對一精準幫扶體系。”甸柳新村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慶磊告訴記者。
歷下區不斷織密就業服務網絡,將就業服務延伸到社區,建立了就業服務驛站示範點76處,配有就業服務經紀人214名,為2183人次提供政策諮詢、求職登記、技能培訓、創業指導等“一鏈式”“敲門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