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青島蔬菜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出現波動。今年,全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部分內陸地區出現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全市累計降水量比去年同期偏多75.4%,比歷年同期偏多56.6%。記者採訪獲悉,受高溫高濕影響,部分蔬菜生長緩慢,應季蔬菜如黃瓜等作物結果率降低。
對此,青島農業農村部門多措並舉穩産保供,保障“菜籃子”供應。
氣溫和降雨等因素影響菜價
膠州市膠萊鎮青島綠村農産品專業合作社擁有設施大棚和露天種植區域共1700畝,以種植膠州大白菜、洋蔥、馬鈴薯、南瓜、黃瓜、辣椒、茄子等特色農産品為主,是青島著名的蔬菜種植基地。合作社負責人張居克&&,每年合作社都會留出16個大棚用於生産夏季蔬菜,如西紅柿、黃瓜、青椒、茄子,但今年由於天氣原因,收成一般。
張居克從事農業生産20多年,在他的印象裏,今年這種天氣非常少見。設施農業一定程度上讓蔬菜種植“看天”的不足得到彌補,使菜價在夏季相對穩定;但今夏的氣溫和降雨讓設施農業亦受到影響,繼而持續反映在菜價上。
青島農恩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孝東有與張居克同樣的感受。青島農恩蔬菜專業合作社常年發展訂單農業,在萊西擁有西紅柿和黃瓜的種植基地,還常年對寧夏、山西、內蒙古等地的種植基地有訂單需求。周孝東告訴記者,今年不只青島雨水多,全國各産地都在下雨,就連往年這個季節不太有降雨的寧夏、山西等地也頻繁降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蔬菜産量和品質。
農業農村部門多措並舉穩産保供
為保障“菜籃子”供應,讓菜價波動基本正常,青島農業農村部門深入調研,採取多種務實舉措穩産保供,預計中秋節前蔬菜供應量將穩定增加。
在分區、分類摸排蔬菜等地産農産品的分佈、品種和産銷等情況下,農業農村部門全力抓好糧油、蔬菜、水果、生豬等重要農産品穩定生産,重點保障80家蔬菜生産基地、69家畜禽養殖場、18家屠宰場和55家果蔬冷庫,防止出現難買和斷供。
針對因降雨頻繁、氣溫高等造成的田地和設施影響,農業農村部門第一時間派出農業技術人員指導農戶增強蔬菜大棚穩固性、清理疏通排水溝,並開展雨後生産。同時,引導農民補種、改種短周期蔬菜,保障市場供應。
接下來,隨着氣溫回落,蔬菜種植戶已開展整地作業,小白菜、油菜等葉菜將陸續上市。農技專家建議種植戶因地施策,合理確定蔬菜種植品種。設施種植戶可以選擇種植黃瓜、蕓豆、西紅柿等蔬菜,露天種植可以選擇白菜、生菜等速生類蔬菜。同時,可採取噴施葉面肥等措施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監測防治。
此外,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在田間地頭建設的223個農産品産地冷藏保鮮設施充分發揮應急存儲和應急供應作用。以青島綠村農産品專業合作社為例,其在冷庫存儲的土豆、白菜和大姜等,均已在這個季節售出,調節了市場的蔬菜品類。223個農産品産地冷藏保鮮設施存儲總量可達近10萬噸,當下,存量果蔬應急出貨交易量達3萬噸,豐富了市場品類、緩解了市場需求,同時應急存儲因交通不暢無法運出的果蔬,新增儲備達2萬多噸。
張居克告訴記者,在當地農技人員的指導下,自己和周邊的合作社都已將黃瓜換上第二茬苗,預計再有十天左右,第二茬苗的黃瓜就可以上市。同時,作為合作社的特色,膠州大白菜已經露天種植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正在大棚中育苗,待到九月份移栽。
周孝東介紹,伴隨着入秋後氣候正常、天氣轉涼,預計9月中旬蔬菜産量將恢復至往年同期水平;10月份山東、河北、河南等地露天秋菜大量上市,預計蔬菜價格會有明顯回落。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保障“菜籃子”供應,要更加重視農業科研的作用。具體來説,一方面,加大科研攻關力度,針對七八月份高溫高濕環境,鼓勵科研育種單位研發耐熱、抗病、抗徒長等蔬菜新品種,形成蔬菜接二連三上市梯隊;另一方面,開展科學技術指導,針對青島蔬菜“越夏難”的問題,指導農戶利用遮陽網降溫、加強病蟲害防治等,確保夏季蔬菜生産不斷檔。同時,將不斷提升農業防災減災能力,重點做好汛期農業防災減災工作,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會商,提前發布預警信息;定期開展農業防汛防颱風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全面排除風險隱患點,保障蔬菜水果安全度汛。(記者 張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