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站,就是濟南了!演唱會場場爆滿,劇院內掌聲四起,新場景演出頻頻“出圈”……這個暑期,濟南的演藝“熱力值”飆升,你感受到了嗎?
為一出戲赴一座城,
這齣戲做到了
進劇場看演出,成為今年暑期度假消費的新潮流。
為一出戲赴一座城,《白帝城》做到了。8月10日晚,在北洋大戲院,濟南市戲曲曲藝中心濟南市京劇院舉辦“我們的節日·七夕”——2022年度“青年藝術之星”成果匯報暨“名師傳戲”項目奚派名劇《白帝城》匯報演出,來自長沙、石家莊、西安、大同、重慶、天津、邯鄲、淄博、濱州、威海、德州等全國各地的戲迷粉絲紛至沓來。他們中,有人是“鐵桿”的奚派戲迷,有人是為了一睹奚派名劇《白帝城》而來,還有的是為追“主演”馬良而來。山東大學、濟南中醫藥大學、山東財經學院等駐濟高校京劇社團的大學生正值暑期放假,在關注到濟南市京劇院的演出預告後,也紛紛提前返濟,只為現場領略奚派名劇的藝術魅力。
圖源:文旅濟南
在省會大劇院,包括兒童劇、舞&劇、音樂會等在內的“2024八喜·打開藝術之門”系列演出活動舉行;在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濟南第十六屆親子劇節在延續歷年優秀傳統的同時,增加了沉浸式、環境式等新模式,世界經典童話劇《豆蔻鎮的居民和強盜》、兒童劇《摘星星的孩子》、創新融合劇《老鼠嫁女》等一系列優秀作品,為家長和孩子們帶來了戲劇空間新體驗;在北洋大劇院、萊蕪梆子演藝劇場、濟南市文化館大廳,正值“戲聚周末·夏蘊泉城”2024濟南市戲曲惠民演出季,濟南市戲曲曲藝中心開啟了京劇、呂劇、萊蕪梆子、非遺曲藝等專場演出,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在梨園大劇院,郭德綱帶來了《包公出世》《濟公活佛第六本》;在山東省體育中心體育館,郭德綱和老搭檔於謙的“永慶昇平”相聲專場讓台下觀眾掌聲雷動……
圖源:濟南兒藝
這個“泉城暑期文化藝術季”,過不過癮?
“旅游+演唱會”
成為年輕人“標配”
8月16日,齊跡·2024任賢齊演唱會濟南站官宣:11月23-24日,在奧體中心體育館開啟一連兩晚的好友歡聚。
暑期裏,蔡依林濟南演唱會,張震岳、張遠、房東的貓、李汶翰“完美時刻群星演唱會”,濟南泉之聲超級巨星演唱會(男星版),李榮浩、崔健、朴樹、楊宗緯、杜德偉開唱,南拳媽媽“我回來了”2024巡迴演唱會,動力火車“都是因為愛”巡迴演唱會,胡海泉2024巡演“春風歸來了無痕”……據悉,濟南奧體中心已簽約50余場次各類演唱會、音樂節,接下來還將有近20場演唱會上演。
大型演唱會不僅可以滿足年輕人對時尚的追求,還可以拉動消費、促進夜經濟的發展,帶來超乎預期的經濟效益。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對部分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的票務銷售趨勢調研發現,跨城購票觀演的消費者比例較去年大幅攀升,平均跨城觀演率超過購票總人數的50%。跨城看演唱會的消費者,無疑會帶動城市各方面的消費,從最基本的交通、食宿、旅游景區到實體店舖,甚至個體攤販,都能“吃”到演唱會紅利。遠道而來的觀眾看演唱會之餘逛逛濟南,感受這座泉水之城的豪邁與柔情,嘗一嘗把子肉,品一品魯菜,打卡記錄的同時滿載而歸,已成為一種常態。
憑藉“北上”“南下”都極為便利的區位交通優勢,再加上停車、安保、住宿、物價、交通管控等方面的綜合服務,濟南正在持續探索將明星效應、演唱會經濟與城市文旅充分融合的新路徑,向“演唱會之城”闊步邁進。
白天看景晚上看劇,
演藝+出驚喜
行至趵突泉東門附近,有沒有偶遇山東首部兼具觀光體驗的“喜劇巴士”呢?乘客們不僅可以欣賞趵突泉、解放閣、芙蓉街和大明湖等,還能通過片段展演的形式,沉浸式體驗濟南稼軒文化主題歷史舞&劇《辛棄疾·北望》片段,感受辛棄疾的壯志豪情和濟南深厚的歷史底蘊。開心麻花山東大區總經理劉力維&&,“喜劇巴士”已於7月中旬開啟,這是首次讓歷史舞&劇的片段表演走齣劇場,也是首次以全新的體驗方式,讓游客在笑聲中感受濟南的文化魅力。
漫步大明湖畔,有沒有去感受一下網絡打卡點、南豐戲樓裏的”國風曲藝“?山東大鼓、快書、相聲、評書、山東琴書……南豐戲樓新風苑曲藝社於6月份開始試演,每週五、六19:30—20:30各一場演出,座無虛席。當然,不僅是能聽曲,戲樓還原創研發了 “曲山藝海下午茶”系列套餐、“網紅”超然樓造型的慕斯甜品等,不僅能讓游客拍照打卡超然樓,還能看得見、吃得到、帶得走,感受不一樣的“濟南味道”。
景區的演藝活動更是豐富多彩、精品迭出。除了室內經典劇場《孟姜女》《女媧傳奇》《化蝶傳説》《牛郎織女》等外,濟南方特的夏日國風演出、國風電音之夜等邀請了嗩吶小南等多位知名DJ與MC重磅加盟,帶領游客在夢幻夏夜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浪漫、自由。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上演的原創4D舞&劇《湖裏嘉年華》,用尖端的燈光投影技術與夢幻水幕共同打造了湖裏平行時空,舞蹈演員在夜幕之下化身為動物精靈,斑鳩家族的街舞battle、錦鯉精靈在水中出逃、天鵝公主幻化人形在湖邊起舞,精彩表演贏得現場游客陣陣掌聲。濟南融創文旅城全新打造的《夢回西樓》大型國風實景鐵花秀,助力融創樂園入園人次同比去年(7月6日-7月15日)提升19%、營業額增長超30%。
濟南融創文旅城《夢回西樓》
小空間的新體驗,老場景的新活力,加深了觀眾與演員的互動感,讓觀眾更“聲臨其境”,也讓我們看到了“文化演藝+”的更多可能。
現在的“演藝經濟”已成為文旅消費的新爆點。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票務信息採集&&數據監測和調研測算,2024年上半年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25.17萬場,同比增長30.19%;票房收入190.16億元,同比增長13.24%,觀眾人數7910.13萬人次,同比增長27.10%。
綜合文旅專業人士分析,跨城觀演帶動了文旅、交通、食宿的聯動消費,“演藝+旅游”成為城市旅游觀光與消費的新模式。想要持續拉動消費,覆蓋更廣人群和更長時段,需要在整合旅游資源和打造差異化演藝項目上下功夫,持續支持培育旅游演藝等新業態,大力創新消費場景,打響多元化的文旅演藝品牌,更需要城市在配套方面作出更多創新,修煉城市內功,為“演藝經濟”注入更深層次的、可持續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