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河不斷織密立體化交通路網-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8/19 16:32:42
來源:齊魯晚報

山東商河不斷織密立體化交通路網

字體:

  “濟濱高鐵2026年通車,濟商大道商河段明年10月竣工通車!”在山東省商河縣交通運輸局會議室,負責交通發展規劃的劉建民指着大屏幕上的交通路網規劃圖,向記者“劇透”——作為濟南都市圈的“圈心”,濟南市與淄博、德州、泰安、聊城已經實現高鐵通達,濟濱高鐵將補上與濱州不通高鐵這一缺憾。濟商大道全線貫通後,將把商河到起步區的通達時間縮減一半……

  項目深化年,在濟南北部的商河縣,內聯外暢、區域聯通的一個又一個交通大手筆,是高質量推進縣域經濟協調均衡發展,再造一個新商河,助力濟南都市圈建設的“最好注腳”。

  從商河交通路網上

  看“濟南都市圈”

  都市圈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圈內成員之間形成的同城化合力,其本質是資源要素自由流動的活力與效率。而打破流動壁壘,物理空間的互聯互通是前提和基礎,在此背景下,重點滿足1小時通勤圈快速通達需求的高鐵、地鐵和市域鐵路、公路等的配套建設尤為關鍵。

  近年來,商河縣以項目為抓手,全力推進濟濱高鐵、濟商大道、綜合管廊等重點交通項目,暢通外聯渠道,謀劃形成“T”字型高速鐵路網(濟濱高鐵和德商高鐵,兩條高鐵在商河交會設站,其中濟濱高鐵2026年建成通車),“十”字型高速公路網(京滬高速和高德高速),“一”字型鐵路貨運專線(依託德龍煙鐵路開通貨運專線),“四縱三橫”交通幹線網(“四縱”即京滬高速、濟濱高鐵、濟商大道、省道240線,“三橫”即京滬高速商河北殷巷互通立交及連接線、京滬高速商河南出口連接線、國道340線),“621”綜合交通樞紐(京滬高速商河南、商河、商河北和高德高速商河西、商河東、鄭路6個高速公路&&口,濟濱高鐵商河站和德龍煙鐵路商河北站2個鐵路站點,商河通用機場1個航空樞紐),商河交通接力進入“高速時代”“鐵路時代”,正向着“高鐵時代”“航空時代”加速邁進。

  濟濱高鐵和市域鐵路商河段,對於商河縣與濟南都市圈內互聯互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濟濱高鐵全線建成後,將結束濟南市濟陽區、商河縣和濱州市主城區不通高鐵的歷史,實現京滬高鐵輔助通道與京滬高鐵互聯互通,對於優化全省高速鐵路網布局、推動沿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濟南市域鐵路S1線已經納入《山東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山東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2035年)》。該線起自黃河南岸中心城區,向北過黃河,進入起步區、濟陽區後到達商河縣。據規劃圖,在商河縣北部,市域鐵路S1線接上德大鐵路,也可支撐濟南市與德州市的連通。今年3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2024-2030年)》,市域鐵路與區域鐵路網的接駁可加密省會濟南與周邊兄弟城市的連接通道,打造“軌道上的濟南都市圈”。

  此外,正在建設的濟商大道全線完工後,將貫通商河縣、濟陽區和起步區,成為商河縣通往起步區的公路交通主動脈,也是該縣通往濟南市區的第三條公路交通大動脈,對促進商河縣中心城區與起步區、商河經濟開發區及玉皇廟鎮的快速&&具有重要作用。

  在項目加速度中

  記錄“商河實踐”

  上至都市圈聯動,下至縣域經濟發展,立體化的交通路網所能帶來的“紅利”令商河人期盼。因此,在項目建設中,商河縣的項目加速度頻頻出現。

  8月14日,記者在濟濱高鐵項目商河段建設現場看到,商河段下部結構施工基本完成,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架梁等施工。

  濟濱高鐵項目商河段全長38.2公里,涉及商河縣4個鎮(街道)53個村。“商河段是全線跨越里程較長的一個區縣,卻是全線首個先行用地全部交付、首個集體土地徵拆清表全部完成的區縣。”濟濱高速鐵路商河段建設協調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單榮華是3年來一直在該指揮部服務項目的“老師傅”,從徵拆、清表,到組卷的大小事,他門兒清。

  “2020年,商河縣就成立了指揮部專門服務該項目。這為此後工作中各單位的高效協調配合打下了基礎。”單榮華進一步解釋説,在組卷工作中,指揮部每週製作紅黃綠進度表,即以各項工作規定完成時限為標準,超期標注紅色,臨期標注黃色,完成標注綠色,每週一公示,此舉極大促進了大家的工作熱情。此外,指揮部提前進行濟濱高鐵商河段全線航拍工作,高效制定徵拆計劃和方案,減少規劃階段的時間成本,為徵拆工作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同時儘早公布拆遷公告,明確拆遷範圍、補償標準、安置方案等關鍵信息,避免徵拆過程中因信息不透明而引發爭議和糾紛,促進徵拆工作順利進行。

  備受商河市民關注的濟商大道三期項目,進展也比較迅速。該項目今年3月開工,今年10月東半幅主路將具備通車條件,2025年10月全線竣工通車。目前正在進行東半幅灰土施工,西半幅甜辛幹溝回填及延線橋梁管涵施工。

  交通項目承載

  産城融合願景

  一條交通線路上,承載着城市快速發展、産業加速聚集和市民便捷出行的期望。而交通路網的升級,也往往會帶來更好的城市界面、更強的區域吸引力和更廣闊的産業空間。

  就拿濟商大道商河段來説,前兩期工程已經完工,第三期正在加速建設。而全線貫通後,商河縣距起步區的行駛時間可以由1個小時縮短為20分鐘。這意味着什麼?項目負責人信軍説,濟商大道這頭連着商河經濟開發區和玉皇廟鎮,附近有300多家企業,這樣可以方便商河企業為起步區企業提供産業配套。他舉了個例子,到時候,商河的山東力諾特玻向起步區的比亞迪配套玻璃,只用20多分鐘就可以送達。該線路通車後,這種産業配套將越來越多。

  今年10月,作為商河縣重點項目,廣日電梯將在商河投産。早在落地之初,商河縣就定下調子,為重點項目創造優質發展環境。今年7月,該企業旁邊的創業路就已經修好。“對於企業來説,門前的路不僅關係着企業運輸順暢與否,更是企業洽談業務的門面和走出去的底氣。”創業路項目負責人竇世民説。

  從全域的大視野去丈量,因交通路網建設而被重新定義的時空距離,讓産業發展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濟濱高鐵和德商高鐵在商河的會集,用事實證明交通對城市産業和布局的影響。

  從區域發展微視角去聚焦,外聯通道通暢了,局部交通也要打通,避免區域發展“結節”。目前,在商河,老城兩條路、西城五縱四橫9條路以及溫泉路城市綜合管廊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新商河,已經在路上。濟南都市圈,交通已先行。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