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博山區:多元業態催熱鄉村“微度假”-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8/16 16:00:32
來源:博山區委宣傳部

淄博市博山區:多元業態催熱鄉村“微度假”

字體:

  開門見綠,抬頭見藍,晚上坐在小院裏數星星,愜意的鄉間晚風仿佛吹走了所有的煩惱。

  來自濱州的游客陳寧,每年這個時候都帶家人到淄博市博山區的中郝峪村、當陽山居住上幾天,採摘桃子、葡萄,吃農家飯、燒烤垂釣。上個周末,她與家人又“如約而至”,與往年不同的是,陳寧這次選擇了池上鎮聶家峪村的寶泉上苑民宿和店子村的在野露營地。

  與不少發展特色農業的鄉村一樣,幾年前,聶家峪村、泉子村、店子村等將櫻桃、水蜜桃採摘等作為鄉村致富的希望之路,然而單一的採摘游無法帶來“回頭客”。近幾年,在博山區委、區政府及文旅部門的支持下,這些村莊大力實施鄉村旅游項目和配套設施建設,致力打造鄉村“田園綜合體”。以聶家峪村為例,2023年吸引游客超5萬人次,村集體收入由過去不到2000元增長到20萬元,村民分紅約26萬元。

  “在古樸典雅的陳家大院吃頓精緻可口的博山菜,孩子體驗一下拉坯等陶藝製作,在石板路上走一走、四合院裏轉一轉,很有小時候的味道。”博山市民房曉文今年已經兩次到八陡老街游玩,她説,這裡一磚一瓦都訴説着悠久的故事,商鋪的傳統手工藝品也展示着匠人們精湛的技藝。

  八陡老街位於八陡鎮東頂村,是以明清民居四合院建築為主,包含宋代古窯遺址、明代關帝廟等各種歷史文化遺址的建築群,可以説是博山鄉村旅游的“新秀”。近年來,八陡老街以“修舊如舊”為原則,持續實施微改造,規劃建設了集孝文化、煤窯文化、飲食文化、陶瓷玻璃文物等展示於一體的文化陳列館,持續上新漢服演藝、露營美食、民俗展演等業態,探索“民宿+”特色餐飲、購物、農事體驗等融合發展方式,成為新的沉浸式網紅打卡街區。

  眾所周知,紅葉柿岩旅游區可謂是淄博乃至山東文旅高質量發展的新標杆。幾年前,紅葉柿岩所在地原是和尚房村、姚家峪村等山村,村與村之間被大山阻隔,村民每人只有幾分薄梯田,大部分壯勞力外出打工,人口流失嚴重。近年來,山東紅葉柿岩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按照“以企帶村、村企融合、連片發展”的思路,聯合示範區內10個村成立紅葉柿岩聯村黨委,流轉各村山地、山林6000余畝,修復閒置房屋70余處,打造集旅游觀光、文化體驗、山野度假於一體的山嶽主題度假樂園,推動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經濟圈、村莊連片中型經濟圈、文旅融合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增加村民就業崗位500余個,輻射帶動200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

  博山區憑藉優美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傳統烹調的農家菜肴、不斷迭代的産品業態等,使鄉村旅游一直保持較高的熱度。在暑期等旅游旺季,尤其是周末,許多鄉村民宿一房難求。

  近年來,博山區以齊長城、紅色文化、陶琉文化、生態優勢、特色美食等為主線,大力發展鄉村游,在鄉村人居環境提升、文化賦能、鄉村旅游業態迭代、培塑鄉村旅游品牌等方面用心用情,實現了從“單一景點”向“綜合目的地”的轉變,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人到博山鄉村感受寧靜與田園之美。(徐光瑩)(完)

【糾錯】 【責任編輯:賈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