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是幹出來的”日照答卷 -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8/13 10:42:32
來源:大眾日報

“幸福生活是幹出來的”日照答卷 

字體:

 “花式”養老 托起幸福夕陽紅

  8月10日11時許,3輛滿載着飯菜的送餐車陸續從五蓮縣街頭鎮中心廚房駛出,分頭向各村幸福食堂駛去。

  正午時分,送餐車到達泥峪子村幸福食堂,鄭淑暖等5位用餐的老人陸續來到餐廳,工作人員從車上取下熱氣騰騰的飯菜端到老人面前。“平常一個人在家不願意做飯,都是湊合吃兩口。現在有了集中送餐,每天飯菜不重樣,而且味道可口,很滿意。”鄭淑暖笑着説。

  從2022年開始,街頭鎮與山東恒德頤養集團合作,在全鎮開展農村集中配餐服務,讓全鎮722名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熱乎飯。同時,投資120余萬元改建鎮敬老院,完成村級幸福院、幸福食堂全覆蓋,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安享晚年。

  “我們通過強化政策賦能、提升供給能力、加快養老産業培育等措施,推動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日照市民政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牟耀文介紹。近年來,日照市按照“統籌城鄉、保障基本、普惠均等、健康持續”的總體工作思路,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圍繞設施用地保障、稅費減免、建設補助、運營獎補等方面,頒佈實施40余個法規政策文件,部署養老機構固本強基、居家社區擴圍增效、醫養康養提質賦能等七項行動;爭引中央預算內投資4240萬元,建設日照市社會福利中心養老院項目,持續推進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

  目前,日照市已建成運營農村幸福院2214處,農村75周歲以上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務超過6.9萬人;完成家庭養老床位建設4220戶,7100名經濟困難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正在享受居家上門服務。

  今年3月,日照市與中國康養集團簽訂發展旅居養老等框架協議,拓展“花式”養老新業態,托起幸福夕陽紅,預計今年將接待旅居老年人2萬人次。

  協同共育 呵護青少年健康

  8月9日傍晚,在日照香河體育公園裏,運動的身影隨處可見。籃球場上,中學生王浩和朋友3人一組正在進行激烈“對抗”。帶球過人、急停變向、轉身跳投等動作他都做得有模有樣。

  “我平時就喜歡打籃球,上學期在學校選修的體育課上學習了新的技術動作,正好趁着暑假邊玩邊練習。”王浩説。

  體育選修課是日照市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個縮影。“我們堅持‘立德樹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體潤心、強心健體,積極涵養‘家校社協同共育’發展路徑,助力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日照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穎説。

  近年來,日照市着力構建體教融合體系,引領學生走好“健康路”。在全省率先&&《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實現“全覆蓋”,培育市級體育傳統特色學校200所,學生體質優良率提高到60%。設置“選修+必修”體育課程,實行“走班選課+班級授課”,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增強學生專項運動技能。選派621名高校和體育社會組織業餘教練員,到246所中小學開展指導服務,豐富學校體育運動,促進學生身體健康。

  同時,日照市堅持多維度打造心理育人模式,呵護學生心理健康。市、縣兩級均完成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服務中心建設,升級改造83所薄弱學校心理諮詢室,配備心理教研員11人,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217名、兼職710名。創新實施“全員培訓+實操演練+同輩督導+科研引領+案例研討”的五融成長方式,提高全員育人能力。通過舉辦家長開放日、局長會客廳、家長學校、“家長漂流日記”、公益大講堂等活動,提升家長“心素養”。開通“幫幫”心理熱線8858885,累計服務學生和家長6500餘人次;開通“幫幫心語”和“幫幫家語”電台,推送心語廣播56期85條;成立心理“幫幫團”志願宣講隊伍,開發系列課程65講,面向全社會開展志願宣講。

  一卡通用 群眾就醫方便省心

  “只需出示健康卡、身份證、社保卡等任意一個就可以直接掛號,不需再次辦卡。而且一次掛號三天有效,檢查檢驗結果全市互認,方便又省心。”説起不久前的一次就醫體驗,市民王先生對日照市的醫療服務便民舉措連連稱讚。

  “我們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推動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讓診療服務不斷優化。”日照市衞生健康委員會副處級幹部王欽余介紹。

  聚焦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日照市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公立醫院機構數據匯聚共享,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模式,打造“便民、惠醫”的衞生健康信息化應用場景。全市公立醫療機構實現身份證、社保卡、電子健康卡、魯通碼身份確認服務,就診一卡通用。

  同時,統一互認機構、互認項目、互認規則,不同醫療機構、不同業務系統信息實現互聯互通,在診療過程中為醫生提供可互認的檢查檢驗結果提醒、報告查看、原片調閱等功能,為患者節省就診費用,節約就診時間。

  此外,依託“健康日照服務號”微信公眾號,為市民提供電子健康碼、智能導診、預約掛號、門診繳費、住院充值、檢查檢驗報告查詢、費用查詢、健康檔案查詢調閱、出生醫學證明、健康證、獻血榮譽證等“互聯網+醫療服務”。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互聯網醫院&&,實現互聯網醫院和線下實體醫療機構之間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為市民提供線上問診、開具處方、藥品配送等多種便民服務。(記者 栗晟皓)(完)

【糾錯】 【責任編輯:張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