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安丘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群眾,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交出一份高質量、高分民生“答卷”。
就醫看病關乎千家萬戶切身利益,安丘市通過推動縣域醫共體建設,基層群眾享受市級醫院同樣服務,讓優質醫療“觸手可及”。
官莊鎮馬家小莊村的村民馬中偉最近經常感覺頭暈,驅車5分鐘來到安丘市人民醫院庵上分院,醫生結合各項檢查指標為其開了藥,他這才安下心。馬中偉感慨説:“這裡以前是平房,不論買藥還是看病,所有人都擠在一個狹窄大廳裏,也缺乏醫療設備,我這病還得坐車去市裏醫院檢查,如今不僅設施完善,醫療水平也大大提高,真正實現了看病不難。”
這些改變,得益於安丘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目前,建設庵上衞生院、石埠子衞生院、紅沙溝衞生院及景芝衞生院4處緊密型醫共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方便基層群眾看病就醫。
此外,安丘市聚焦解決老年人“做飯愁、吃飯難”的問題,堅持高標準定位、高質量推進,聚力打造讓老人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的助老食堂示範樣板。
“為保證食品安全質量,我們對助老食堂准入資質、服務標準等作出明確規定,實現標識、外觀、名稱、編號‘四統一’,全力提高助老食堂整體質量,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養老服務紅利。”安丘市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陶磊説,今年共建設57處助老食堂。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日前,筆者走進改造完成後的東城馨園小區,瀝青地面乾淨平整,停車標線整齊規範,樓宇外墻溫馨靚麗,老舊小區改造,讓這座二十多年的老小區煥發出新的活力。
“為了更好滿足居民需求,我們對224個改造小區進行逐一實地勘察,制定‘一區一案’‘一樓一策’,對基礎設施老舊、缺乏等重點問題,由居民‘點菜式’選擇改造方案,逐棟樓開展個性化施工改造。”安丘市住建局局長李偉臣説。上半年,安丘市實施老舊小區改造35個,4419戶,改造面積50.8萬平方米。(楊亞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