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宰殺好的一隻肉食鴿,每只成本在二十幾元到三十幾元不等;而一隻去頭去爪的小雞仔,每只價格在兩元到三元左右。如果用小雞仔冒充肉食鴿進行銷售,因此産生的利潤,無疑是“非常可觀”,若是一些違法嫌疑人嗅到了“商機”,也會鋌而走險。
近日,聊城市公安局東昌府分局歷時6個多月,輾轉廣東、安徽、河南等20個省份,行程8萬公里,成功偵破“10.27”生産銷售偽劣産品案,14名嫌疑人被緝拿歸案,搗毀倉儲窩點3處,查獲偽劣肉食鴿40余萬隻,涉案車輛1&,涉案價值1000余萬元。
“西裝雞”變身“肉食鴿”
流入市場被群眾舉報
“西裝雞”,是指經宰殺、褪毛、凈膛、去頭去爪去尾以後的雞。因雞開膛後的形狀肖似西裝一樣,故名“西裝雞”。
2023年10月27日,東昌府分局引黃灌區派出所接到上級公安機關指派警情:2023年10月,東昌府區有群眾舉報,其在網絡&&購買了一批肉鴿,準備作為原材料加工成肉食出售,可收到貨物以後發現不像是鴿子,且疑似是用肉雞所冒充,請求公安機關給予查處。
引黃灌區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展開調查。通過走訪案件當事人了解到,轄區有多名群眾都在網絡&&上購買到了偽劣的“肉食鴿”。民警對舉報人所提供的疑似“肉鴿”樣品送到權威部門檢驗,經南京警察學院鑒定中心DNA鑒定,該“肉食鴿”樣品均為偽劣産品,實際為去頭去爪,而後裝在塑料袋中出售的“西裝雞”。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此案立即引起了東昌府分局高度重視,分局指派引黃灌區派出所主辦,並抽調侯營派出所、聊大派出所等相關部門精兵強將組成“10.27”專案組,在食藥環偵大隊指導下對此案立案偵查。東昌府區副區長、分局局長王金樓要求,盡快打掉生産、銷售偽劣産品案團夥,堵住源頭,防止偽劣産品流入市場。
“狡兔三窟”依舊被抓
存儲貨品用冰塊作掩
專案組民警對前期掌握的銷售偽劣肉食鴿線索進行集中研判,發現大量證據都指向一名男子(石某,35歲,安徽省淮南市鳳&縣人),主要嫌疑人浮出水面,專案組圍繞石某展開了秘密摸排。
調查發現,嫌疑人石某在網絡&&註冊了多個商鋪、多個營業執照,而且有些商鋪處於關停狀態。疑似“狡兔三窟”,妄圖逃避打擊。大量的排查工作下,辦案民警逐漸摸清了嫌疑人石某生産、銷售假冒偽劣産品的活動規律,並對其進行了嚴密監控。
2024年1月10日,專案組民警趕赴安徽省淮南市鳳&縣,將石某抓獲。專案組成員王廣河、王貴中、張樹建、甄新波在當地蹲點半個多月,終於在成百上千個相似的平房中“揪”出了用來存儲偽造肉食鴿的3處窩點。三個冷庫溫度均有零下30多度,民警在裏面持續搜查了半個小時,終於在一堆掩飾用的冰袋裏找到了一編織袋冷凍的“西裝雞”,獲得了破案的關鍵性證據。
根據石某的供述,辦案民警進一步查明,2023年10月至12月期間,其在山東省莘縣李某處購買了22萬隻西裝雞,運回安徽鳳&縣某村,由其父親帶領工人對西裝雞進行包裝,偽裝成肉食鴿。而後,通過直播在電商&&面向全國銷售,共銷售20余萬隻假鴿子,銷售金額300萬元。
石某坦言,之所以鋌而走險用肉雞冒充肉鴿進行販賣,正是看中了其背後的高利潤。
“網絡團長”仍不停手
假鴿子流入20多個省份
主要嫌疑人石某落網後,偽劣産品的銷售卻並沒有收手。正當“10.27”專案緊鑼密鼓地展開時,專案組又先後接到了10余起群眾報案,稱在某電商&&購買到了偽造的“肉食鴿”,而後,專案組將系列生産、銷售偽劣産品案並案偵查。
在對石某的案件審訊中,警方得知,石某的網絡直播帶貨業務,都是交給一個叫丁某的男子具體操作,丁某也會從中抽取一定的業務費用,收入頗豐。辦案民警通過深度摸排再次發現,2023年10月16日至11月24日期間,犯罪嫌疑人從某和劉某用西裝雞偽裝成肉食鴿,也是通過丁某在某電商&&面向全國推銷,共銷售14余萬隻假鴿子,銷售金額約150萬元。
所有的線索,再次指向一個關鍵人物,丁某!
今年1月30日,專案組成員迅速出擊,在河北省廊坊市一出租房內將嫌疑人丁某成功抓獲。丁某交代,他負責幫助石某、從某、劉某等人尋找網絡主播,在電商&&進行帶貨,出售假冒的肉食鴿,大量獲利,銷售的假肉食鴿産品涉及全國20多個省份。
根據“網絡團長”丁某的供述,辦案民警敏銳地察覺到,一整條偽造肉食鴿的非法産業鏈已經出現,必須迅速予以重擊,斬斷黑手。
近4個月調查取證
集中收網斬斷鏈條
現代化科技對於深挖涉案人員作案規律,重構案件脈絡走向提高了效率、瞄準了關鍵,而傳統的蹲守、實地踩點等偵查方法仍具有不可或缺的偵查作用。二者的相互補充,推動了該案件偵查不斷走向深入。
專案組成員分成6個組,帶上了厚厚的卷宗,分赴廣州、深圳、北京、河北廊坊等地開展調查取證工作。經過近4個月的細緻摸排,成功掌握十余名嫌疑人跨省銷售假冒鴿子的證據,一個通過“網紅”直播帶貨,集包裝、運輸、儲存、一體的跨省銷售偽劣産品團夥清晰地呈現出來。
收網行動水到渠成,一場追擊戰就此展開。
今年4月2日,隨着專案組組長李保元一聲令下,呂廣廷、張樹建等20名民警兵分多路,趕赴山東泰安、青島、日照、河南省洛陽市、安徽省淮南市、廣州、深圳等省市開展集中抓捕行動。抓獲生産銷售犯罪嫌疑人5人、網絡主播4人、供貨商3人,同時搗毀3處偽造肉食鴿儲存倉庫窩點,當場查獲假肉食鴿40余萬隻,涉案車輛1&。至此,“10.27”生産銷售偽劣産品案成功告破。
經審訊,14名嫌疑人對生産銷售偽劣産品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自2023年10月以來,石某在安徽省淮南市鳳&縣鄉村租賃房屋,購進西裝雞生産偽造肉食鴿,通過網絡團長丁某&&主播在多個&&直播間以“肉鴿鮮嫩營養,假一賠十”“超低價秒殺”為噱頭吸引用戶購買,銷往全國各地買家手中,涉案價值2000萬元。日前,14名嫌疑人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並移交檢察機關起訴。
一隻“西裝雞”搖身一變,成為價值倍增的“肉食鴿”,偽劣産品通過“網紅”直播帶貨,出售到全國20多個省市買家手中,不到1年時間,就“倒騰”出一個産值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讓人感到震驚又氣憤。經辦此案的東昌府分局引黃灌區派出所所長呂廣廷提醒廣大市民消費者:“一定謹慎購買那些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産品,萬一購買到了假冒偽劣商品,一定要保存好證據,積極地向市場監管部門或者是公安部門進行舉報,只有大家都投身於共同反對偽劣産品的行動當中,才能真正地保護群眾的食品安全。”(陶春燕 通訊員 王鑫 實習生 邊勝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