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還在,商家沒了”“活動很划算,商家不兌現”“辦卡容易,退卡無門”……近日,濟南歸仁超市、尚蟬瑜伽等連鎖門店突然相繼關閉,不少消費者遇到卡內餘額退款難問題,也引發市民關於預付卡消費的擔憂。
消費者
卷款跑路屢見不鮮,“信任卡”成“糟心卡”
“這是健身房的年卡,打折後2599元,送了3節私教課;咖啡店充值卡,充100元可享受八折會員價;這是火鍋店的儲值卡,充1000元送300元;這是兒童樂園的電子會員卡……”7月25日,濟南市民王女士正在清點自己辦理的各類預付卡。
五年來,少到小區樓下水果店的一百元會員卡,多到美容醫院的一萬元儲值卡,王女士擁有大大小小充值卡40余張,金額超過十萬元。“出門買東西或者洗車、健身、美容之類的,經常有人推薦辦卡。”王女士説,預付卡消費往往有優惠,也能省去每次結算的麻煩,所以辦卡不經意間變成習慣。
預付卡消費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問題。三年前,王女士曾在濟南瑞麗醫療美容醫院辦理了一張價值一萬元的年卡。據王女士介紹,單次超皮秒就要一千多元,當時綜合優惠下來,感覺一年能省三千多元。沒想到,辦會員卡後僅消費一次,就出現了閉店的情況。不但沒享受到優惠,反而虧了八千多元。
而這種情況,不止一次上演。王女士坦言,本來是因為信任門店才放心充值,沒想到遇到好幾次超市、理髮店、健身房、餐館突然關閉的情況,讓她辦理的預付卡成了一張張不能兌現的廢卡。有些門店甚至在前一天還在銷售年卡,第二天就突然關門了。
最初遇到突然歇業的情況,王女士也曾想過很多辦法:多人維權、找律師、找監管部門、找總部等,但通常都追不回餘額。
在王女士看來,辦理預付卡的陷阱也不止“跑路”這一點。此前,王女士在一家美容院花費3000元辦理了一張會員卡。辦卡後沒多久,王女士就發現要想在店裏享受周到的美容服務,並非易事。“要想體驗好,你就得加錢。”王女士坦言,雖然辦理年卡後護理本身免費,但服務過程中使用的面膜卻是收費項目,還不允許自帶,一盒面膜就要五六百元。
王女士算下來,看似優惠的預付卡消費可能比正常消費還要貴。她的多張卡或遇上門店倒閉,或僅消費過幾次便不再使用,損失嚴重。“很多時候都忘了自己在哪兒辦了卡,真正消費的金額一半都不到。”
記者採訪中,不少市民都&&,自己和家人曾因為店家推出形式多樣的優惠活動,辦過美容美發、兒童游樂、游泳健身、餐飲等多種預付卡,辦卡後也遇到過一些商家一夜之間“人去樓空”“卷款跑路”的情況。預付費用難以追回且維權無門,以至於部分消費者“談卡色變”。
目前許多商家在提供預付式消費服務時沒有簽訂書面合同,卡內額度、經營主體等消費者無法透明掌握。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往往連維權對象都難以明確,且取證難度也較大。
商家
走量還能增加人氣,堪稱“營收利器”
對於商家而言,預付卡消費成了他們鎖定客戶並快速回籠資金的“利器”。曾在濟南東部開燒烤店的楊先生&&,自己前期店舖租金、裝修和設備費用共計投入二十萬元,在開業之初便大力推廣充值活動。“充值500元送100元,充值1000元送300元,還能享受八折會員價。”張磊説,受優惠活動吸引,每天都有一半以上的顧客選擇充值。“一週就回來5萬元,比賣燒烤回本快多了。”
在楊先生看來,辦卡後能吸引顧客多次來消費,走量的同時還能增加店內人氣。即便有些顧客充值後不再來消費,餘額也可以當作店內流動資金來使用。相關部門也沒有規定什麼樣的門店才能發卡,也不可能挨家查,路邊隨便一家包子店都可能有自己的會員卡。在會員卡的使用上,不少商家也有專門的規定。例如,一些燒烤店充值會免費送啤酒,但會限製品牌和使用時間。綜合算下來,商家利潤並不低。
不過,有時預付卡優惠活動力度過大,也是一把“雙刃劍”。有些新手商家錯誤估計了成本和優惠活動支出,可能因長期優惠投入而導致店面利潤下降。“老闆發現要賠本了,可能就會選擇以裝修、房租到期等名義停止營業或者再換個地方重新開業。”楊先生坦言,有些餐飲店還會通過夏天干燒烤、冬天干火鍋來掙兩波快錢。一旦消費者過來找,就告知換門頭換老闆了。“很多消費者覺得錢不多,也就算了”。
現狀
濟南僅84家企業備案,監管仍需逐步完善
充值卡沒用完,卻因種種問題遭遇退款難,怎麼預防治理?記者梳理發現,為進一步創新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監督管理工作,濟南市自2022年開始,率先開展了山東省商務領域單用途商業預付卡規範管理試點工作。此後,還多次重點圍繞商務領域零售業、住餐業、居民服務業“三大行業”開展集中檢查整治,督促相關應備案未備案的企業及時登錄山東省商務廳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備案管理服務&&進行備案。
一方面,發卡企業通過保險保證衝抵銀行存管資金,最大限度釋放資金流動性,更好服務消費者;另一方面,消費者購卡後的預存資金由共保體按比例提供保險保證,一旦發卡企業資金鏈斷裂,可由共保體按比例賠付。
那麼,濟南現在有多少家發卡企業在管理服務&&備過案呢?根據濟南市商務局公開資料,目前濟南市正在推行全省商務領域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備案管理綜合改革試點,管理服務&&備案發卡企業84家、發卡208.76萬張。
記者注意到,針對預付卡消費領域種種亂象,即便濟南多次&&相關辦法並加大監管力度,但仍有不少企業處於未被監管的狀態。以近日突然歇業的山東歸仁超市管理有限公司為例,記者在該&&上並未查詢到該企業的備案信息。對此,濟南市天橋區商務局工作人員&&,確實沒有進行備案,都是企業自行發卡,屬於違規發卡。
“備案可以起到多部門共同監管的作用,該&&公示的備案企業相對而言誠信度較高,接受了部分資金監管,消費者辦理預付卡較為安全。”濟南市商務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還在試點階段,正在逐步增加備案發卡企業數量。預付卡監管仍需逐步完善,但這並不代表沒在此&&備案的企業就一定不安全。“購買時最好與商家簽訂合同,不建議大家選擇沒有在商務部門備案的企業辦理預存卡充值業務。”
上述工作者還&&,現在企業發行預付卡還沒有建立全鏈條明確管理規定,最終決定預付卡是否安全還是要根據企業經營狀況而定。一旦發生企業突然關閉等情況,建議消費者通過司法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管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