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在山東濰坊融源物業有限公司五洲佳苑項目部會議室,一場物業矛盾糾紛調解會正在進行。原來,因消防噴淋頭漏水損壞,業主王女士家地下室部分私有物品被浸泡損壞,與物業公司“拉鋸”一個多月,雖然所在社區工作人員多次居中調解,對賠償結果雙方仍沒有達成一致。
通過新城街道微信公眾號,王女士撥通了新城街道物業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的電話。第二天上午,便有了這場由中心——街道——社區——物業——業主多方參與的聯席會議。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現場查看和討論,當即確定解決方案,王女士連連為他們的快速響應和暖心服務點讚。
“小到垃圾桶的擺放位置,大到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對我們來説,可能只是處理的一件小事,但放在業主身上,卻都是大事。”高新區新城街道物業辦主任馬雲鵬説,物業公司要根據物業合同,及時更換噴淋頭、地下室墻體粉刷等,並組織第三方機構對所有消防設施進行檢修,消除安全隱患。
新城街道地處濰坊市中心城區,面積35平方公里,居民小區302個,其中已交付小區284個,常住人口35萬餘人。小區多、人口多,物業類投訴呈現量大面廣的特點,2023年,“12345”物業類熱線投訴幾乎佔到街道受理投訴總量的一半,給基層治理帶來很大壓力。
如何改變轄區物業矛盾糾紛複雜多發、上行外溢的現狀呢?濰坊高新區從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推出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在區黨群工作部、物業辦等單位的指導下,2024年6月份,新城街道探索成立濰坊市首個物業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以“調解物業糾紛,增能社會治理”為主要職能,建立網格(小區)——社區——街道三級糾紛調處機制,將超過90%的矛盾化解在街道社區。
據了解,物業矛盾糾紛調解中心辦公地點設在大觀社區,周邊有恒大名都、大觀天下、祥泰世家等超大型居民小區,還有商圈、醫院、農貿市場多業態分佈,是物業矛盾糾紛比較集中的區域。自中心成立以來,已受理物業糾紛案件20余起。
“該中心的成立,在化解物業矛盾糾紛的同時,重點要促進轄區物業企業提升服務質量、降低熱線投訴量,增強街道社區精準、快速、高效處理物業糾紛的能力。”濰坊高新區物業辦主任王瑩説,未來會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規範工作機制,強化協調聯動,不斷提高物業從業者及街道、社區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實現從“調解一案”到“治理一片”的效果外溢,推動社會溯源治理走深走實。(尹婷婷 李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