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基層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負責人培訓班在山東濱州舉行。其間,無棣縣作為現場教學點接受全國會議現場觀摩,無棣縣介紹了整合資源、再造流程,創新構建風險處置體系、全程關護方案、綜合協同機制,構築未成年人長效關愛保護模式,在全國打造縣級未成年社會治理樣板的經驗。
建立多維聯動綜合協同機制,統籌構建縣鎮街村三級未保服務網絡,實現未成年人全生命周期管理。無棣縣創新提出打造全省領先、全國聞名的“未來之城”構想和實施路徑,先後&&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實施“未來計劃”推動未成年人關愛保護綜合協同機制建設等措施,從最小單元入手,破解部門多頭管理等難題。成立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縣委副書記任辦公室主任的協調機構,整合資金7000萬元,建成縣級專業化、實體化、樞紐型救助保護實體——縣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整合民政、政法、婦聯等部門職能,承擔全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綜合協調職能,圍繞全縣未成年人和7類重點群體,聯動30個成員單位梳理任務清單36條,統籌開展生活救助、心理疏導、法律援助、個案處理、業務培訓等;全部鎮街建成配備2名駐站社工的未保工作站,與社會心理服務、慈善、救助等工作站“六站合一”,及時辦理處置兒童福利、救助等事項,指導村(社區)開展未保服務;在全國率先探索村(社區)最小單元服務模式,組織網格員、教師、兒童主任、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精神科醫師和兒童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等多方面力量,由3395名未保成員,分471個最小服務單元,具體落實全縣未成年人基礎數據整理,強制報告執行和7類兜底等兒童保障服務,並通過走訪建立兒童走訪台賬,建立一人一檔,實行動態管理,提供常態化關愛服務。
完善風險處置機制,開展動態監測管理、專業化服務,確保各項保護措施落到實處。無棣縣建成集受理、轉辦、督查、審核、反饋等功能於一體的智慧雲&&,全縣30個部門單位、11個鎮街信息互通共享、聯動協作。開通“8912345”未成年人保護專線、開發“掌上未保”小程序,為未成年人提供全天候熱線服務;對排查出存在困難問題的兒童,實行“紅黃藍綠”四色風險等級動態管理,根據需要分級開展有針對性的專業化服務。聘請法律、醫療、家庭教育等8個領域50名專家學者,組建專家智庫,定期組織開展個案會商研判、隊伍培訓。擇優引入6家社工機構,提供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指導、社區矯正等方面專業化服務,重點圍繞留守兒童、流動兒童、未成年性侵遭遇者、抑鬱與自傷自殺青少年等4類高風險群體,專業精準開展服務。
探索全程關護機制,持續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無棣縣統籌資金設立“未來計劃”兒童服務專項基金,用於兒童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家庭監護能力提升、流動兒童關愛保護、兒童服務設施建設等。以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為引領,全縣各類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場館免費向未成年人開放,無棣古城等教育基地全面啟用,先後舉辦專題親子活動135場次,參與人數超過1萬人次。圍繞未成年人領域,持續實施系列民生項目,校車全覆蓋工程惠及城鄉9000余名中小學生,獲評“全國中小學校車運營試點縣”;營養餐工程涵蓋31處中小學校,2.3萬名學生樂享營養餐;殘疾兒童“康教托技就”一體化服務工程成為全國融合教育典範,入選中國殘疾人藍皮書;常態開展兒童零溺水縣、鎮街、村居創建活動;實施“築夢揚帆”勞模助學工程,各級勞模累計捐款960萬元,救助困難大學生639名;全面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兒童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等政策,累計發放困境兒童各項補助救助資金195.44萬元。
創新三項機制,夯實未成年人關愛基礎,全力打造困境兒童權益保護“無棣樣板”。據無棣縣委書記鄭振亮介紹,作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範縣,無棣縣將進一步拉高標杆、全面發力,用心用情、抓實抓細未成年人保護各項工作,唱響“未來計劃”,打造“未來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