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棗莊守護南四湖一泓清水-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7/12 15:31:02
來源: 大眾日報

山東棗莊守護南四湖一泓清水

字體:

  山東棗莊地屬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境內南四湖面積約60平方公里,湖岸線55公里,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進入我省的第一站。近年來,棗莊市強化規劃引領,堅持系統整治,抓牢項目建設,注重産業培育,奮力推動南四湖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高位推動,繪好一張藍圖

  棗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南四湖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專門安排成立領導小組,確定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五區一市和12個市直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工作。

  紮實推進南四湖總體規劃落實落地,優先確保省“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全市現代水網建設規劃範圍內的重點項目納入總體規劃。印發實施《棗莊市轄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棗莊市城市排水“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工作方案》《棗莊市南四湖漁業綠色發展規劃》等文件,嚴格落實定期調度、按期匯報制度,督促指導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定期向省領導小組匯報南四湖工作推進情況。

  建立市、區、鎮、村四級河湖長制責任體系,由市委書記擔任市級“第一總河長”,市長擔任“總河湖長”。明確南四湖棗莊段各級河長27名,各級河長累計巡河5000余次。將全市28個重點河流斷面水質納入15個鎮(街)黨委政府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強化市際協作配合,實施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市、縣兩級聯防聯控協議實現“全覆蓋”。自相關措施實施以來,全市簽訂協議16份,其中與微山縣簽訂跨市協議8份,該市凈獲得生態補償金3460萬元。

  源頭治理,守護一泓清水

  深入開展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三年行動,2021年以來,全市共完成263.9公里城市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建成投運城市污水處理廠14座,日處理污水能力78萬噸;累計完成2254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市110項南四湖流域重點治污工程全部完工。

  切實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全市365家規模化養殖場全部配建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裝備,90%以上的養殖專業戶畜禽糞污得到資源化利用,全市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83%。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全市落實防控藥劑99.7噸,累計實施面積291.2萬畝次,完成了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定期開展黑臭水體排查、監測,城市和農村黑臭水體實現動態清零。

  着力實施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全市焚燒處理原生生活垃圾達3840噸/日,全域城鄉生活垃圾焚燒率、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

  紮實開展排污口規範整治,建立排污口整治銷號制度。全市1345艘營運船舶全部安裝污水櫃和智能監控裝置,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能力持續提升。

  大力推動湖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建設河流、湖泊周邊林帶3078畝,完成荒山綠化7647畝,完成天然濕地修復面積6301畝,實地調查物種1871種,全市生物物種豐富度及個體數量都明顯增加。

  持續抓好人工濕地建設修復,全市已建成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35處,總面積3萬餘畝,日處理水量30萬立方米,南四湖流域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項目驅動,抓實一條主線

  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全市34個規劃重點項目已有31個開工建設,其中20個項目已全部建成。

  要素保障持續強化,落實省財政專項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各類資金12.38億元,支持規劃中水安全綜合保障、水資源保護利用等工程建設。

  水資源利用水平穩步提升,岩馬水庫、戶主水庫、馬河水庫三大增容工程全部完工,累計完成投資4.97億元,增加興利庫容2645萬立方米。

  水生態修復成效明顯,總體規劃中的14個人工濕地修復工程和水生態修復工程全部完工。

  防洪減災能力逐步提升,2023年實施的滕州郭河上游段、市中區嶧城大沙河、&兒莊區嶧城大沙河等6條(段)44公里河道治理工程,已完成2.42億元全部年度投資計劃。

  城鄉發展加速融合,城鄉供水一體化加快推進,全市農村供水工程由876處減至341處,規模化供水率達到87%以上,滕州、薛城、嶧城、&兒莊等4個區(市)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投資5973萬元建成76個村供水提質工程和98個未通水村通水工程,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9.9%。

  特色發展,擦亮一張名片

  石榴産業蓬勃發展,舉辦全市石榴産業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新開工建設5個石榴産業重點項目,涵蓋一二三産業,涉及示範種植、精深加工、集散交易、農旅融合等多個方面,總投資達26.4億元。

  高質高效農業産業持續壯大,2023年全市新建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20.3萬畝,爭取高標準農田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7240萬元;28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全部建設完成,滕州刷新全國優質超強筋小麥單産記錄。

  特色産業加快培育,實施農業産業倍增計劃和農産品加工業提升行動,重點培育滕州馬鈴薯、嶧城石榴、山亭甘薯等10個優勢産業。目前,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業企業已達到311家,高質高效農業産業鏈企業發展到436家。

  農業與旅游、文化等産業深度融合,微山湖紅荷濕地申報省級旅游度假區,滕州市微山湖紅荷水鎮項目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成功舉辦第二十屆中國(滕州)微山湖濕地紅荷節、微山湖區域研學聯盟大會等文旅活動,滕州被評為省文化和旅游産業先進縣、省文旅康養強縣。文化保護傳承發展體系更加完善,魯班鎖非遺工坊獲評山東省首批省級非遺工坊,全市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項、省級非遺項目42項;滕州市北辛考古遺址公園已入選第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滕州市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已列入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羊莊鎮莊裏村等4個村落獲評山東省紅色文化特色村。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