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機器人産業高質量發展會議暨黃河機器人創新院揭牌活動在濟南起步區創新中心舉辦。黃河機器人創新院由山東産業技術研究院和濟南起步區共建成立,將聚焦智能製造、大康養兩大産業領域和機器人行業關鍵核心技術,建設AI+機器人産業生態,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智能機器人産業創新發展新高地。
完善主導産業鏈條
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製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作為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中唯一新設立的實體性新區,濟南起步區承擔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兩大國家戰略使命。無論是高質量發展還是新舊動能轉換,布局新領域新賽道佔比高的未來産業可以説是必然選擇。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十四五”産業發展規劃》提出,起步區構建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先進製造業為主體,高端服務業為支撐的“3+1”現代産業體系,並將機器人産業作為主攻産業方向之一。
濟南起步區批復三年以來,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和數字經濟産業園、新能源新材料産業園、中科新經濟科創園等園區,引進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愛旭光伏、國家電投氫能等龍頭項目,這些項目無一不符合三大主導産業和“6+4+2”産業主攻方向。
從起步區産業發展規劃來看,引入結構學、材料學、計算機、人工智能、倣生學等多學科交叉結晶的機器人産業,將大大完善起步區的主導産業鏈條。
“我們有了科技成果之後,怎麼把成果及時轉化為産品並形成産業,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黃河機器人創新院這樣一個大的&&,能夠把國內乃至國外相關創新資源、産業資源導入進來,在起步區形成新的戰略性産業集群,為新舊動能轉換和未來産業發展做一個大的支撐。”黃河機器人創新院院長曲道奎説。
構建未來技術創新&&
起步區提出要着力培育未來産業體系,把布局未來産業作為培育新質生産力主攻方向,將機器人、元宇宙等八大領域作為培育未來産業的增長點。
當前,起步區正規劃未來産業園,聚焦未來製造、未來能源、未來空間等方向,構建從“0”到“1”未來技術創新&&,從“1”到“10”未來技術中試孵化加速&&,從“10”到“100”未來技術場景應用&&,打造“源頭創新-成果轉化-産品開發-場景應用”的未來産業鏈群,在未來的高質量發展中搶佔先機。
遵循未來産業培育鏈條,黃河機器人創新院將擔當起機器人産業“0”到“1”技術創新&&這一關鍵角色。起步區産業促進部副部長吳睿智介紹,黃河機器人創新院將加快起步區機器人産業“從無到有”,進一步開展成果轉化、孵化,打造機器人生産製造策源地。
“發揮機器人産業橫跨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産業等多領域的優勢,將整體帶動起步區主導産業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吳睿智説。
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在於創新,起步區未來産業發展既要實現“未來技術産業化”,也要推動“現有産業未來化”。記者了解到,黃河機器人創新院在引領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未來産業發展的新興前沿方向的同時,也將賦能智能製造、智慧康養兩大産業賽道,培育領域上下游創新企業,打造全産業鏈創新生態。
搶佔未來制高點
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起步區,離不開機器人行業領域上下游要素的積極參與。新成立的黃河機器人創新院按照“&&+項目+基金+園區+生態”的模式建設發展,重點圍繞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着力解決一批機器人領域共性關鍵技術,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引進海內外創新團隊,建設AI+機器人産業生態,為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山東省製造業高質量轉型升級發展提供“智造動力”。
曲道奎告訴記者:“黃河機器人創新院是全新的創新機構,集中了國內科研人才、産業人才、相關金融投資人才,面向市場,賦能未來産業和民眾生活,這對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和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是個重要支撐。此外,作為人口大省,山東也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黃河機器人創新院未來將發力智慧康養領域,這不單單是對濟南起步區,更多是為山東乃至全國‘銀發經濟’搶佔制高點。”對於黃河機器人創新院未來的發展,曲道奎信心滿滿。
搶佔制高點,佔領新賽道,需要強大的基礎做好支撐。起步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韓瑜説,機器人産業是一座城市加快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起步區在推動機器人産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打下了一定基礎,正在聚力推進集空天、機器人、科研為一體的平行空間建設,黃河機器人創新院的進駐,將為起步區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動能。
“應用方面,隨着起步區機器人産業不斷發展,我們未來會把機器人推廣應用至智能裝備製造、大康養、商業等領域,積極打造機器人應用場景示範點,為行業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借鑒。效果方面,以培育新質生産力為目標,貫通創新鏈、産業鏈、人才鏈、資本鏈、政策鏈,形成國內有影響力的智能機器人産業創新發展新高地。”吳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