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社會救助標準持續提高-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6/05 10:09:47
來源:齊魯晚報

山東聊城:社會救助標準持續提高

字體:

  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着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今年以來,山東省聊城市民政局深入踐行市委“6293”工作思路,聚力攻堅,狠抓落實,全力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點工作任務,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

  聊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聚力攻堅看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市民政局專場,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三級調研員,新聞發言人徐幫傑介紹了2024年以來聊城市民政工作有關情況。

  發放低保、特困

  救助資金2.8億元

  緊緊圍繞增進民生福祉,強化民生兜底保障。社會救助標準持續提高。自今年1月1日起提高部分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931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753元;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補助標準為每人每月1242元,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979元。截至4月底,全市共有城鄉低保對象8.23萬人、城鄉特困人員2.35萬人,低保邊緣家庭2812戶、6500人,發放低保、特困救助資金2.8億元,實施臨時救助902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195.9萬元。持續開展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幫扶,確保民政兜底保障政策落實、落細,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救助範圍。

  孤困兒童保障不斷加強。機構養育孤兒基本生活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2328元,社會散居孤困兒童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862元。全市共保障孤兒和重點困境兒童4085人,發放基本生活費2832.7萬元。紮實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全市已完成1947名兒童入戶排查工作,簽訂《留守(困境)兒童委託監護確認書》100%,開展關愛服務活動千余場。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二期項目裝修正在收尾,預計6月底全面完成。

  殘疾人保障更有力度。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一、二級提高到每人每月187元,三、四級提高到每人每月140元。提高殘疾人護理補貼:一級殘疾提高到每人每月168元,二級殘疾提高到每人每月140元。目前全市共保障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3.2萬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7.2萬人,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6424萬元。

  2024年計劃建設

  幸福食堂102處

  緊緊圍繞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快推進養老事業發展。2024年民生實事穩步推進。計劃新增護理型床位500張,已建成188張;計劃建設幸福食堂102處,已建成46處。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全市已完成4869戶,計劃今年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間的任務指標。成功爭取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預計爭取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2000多萬元,將用於全市經濟困難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老年人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和居家養老服務。舉辦2024年全市養老護理職業技能競賽,1名選手在全省養老護理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1等獎。開展養老服務需求分析萬人大調查工作,面對面採集10467名老年人養老需求,為制定科學有效的養老政策提供數據支撐。全面落實《聊城市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條例》,不斷完善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體系,4月17日,全國人大調研組來聊城市專題調研加強和改進失能老年人照護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6處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入選全省試點

  緊緊圍繞助力高質量發展,履行民政服務保障職責。紮實做好清明祭掃服務保障工作,全市開通6條清明祭掃免費公交專線。組織殯儀館“開放日”,6000余名群眾參與“集體共祭”“天堂信箱”等活動。引導群眾“黃紙換鮮花”,確保清明祭掃綠色文明、平安有序。今年以來,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52人次。全市有6處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入選全省“逝有所葬、遷有所去”生態安葬試點。全面推進“鄉村著名行動”,摸排道路信息4000余條,正在履行法定命名程序1700余條。持續加大社會組織培育和扶持力度,全市5家社會組織入選全省服務高質量發展出彩社會組織名單。加強社會組織日常監管,截止到5月27日,全市社會組織年報率達到88%,打擊非法社會組織2家,穩步推進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積極開展穩崗就業,497家企業提供崗位9000余個。今年新增慈善組織9家,總數達到75家。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