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撲面,潮平岸闊。黃海灘頭崛起億噸大港———萬里海天浩瀚無垠,自動化岸橋有條不紊地裝卸,一輛輛無人集卡車魚貫穿梭,萬噸巨輪整裝待發。
日照港的誕生,是黨中央實事求是、科學決策的勝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為了滿足北煤南運和煤炭出口創匯需求,國家決定在魯南蘇北選址建設一座大型深水碼頭。在中央領導同志的直接關懷下,科學家們展開了一場科學大辯論,經過全面勘測、多次論證、嚴格比選,作出了在日照石臼建設深水煤炭專用碼頭這一重大歷史性科學決策,列入“六五”計劃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日照港正式嵌入共和國版圖。
日照港的建設,是“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勤儉建國”精神的生動注腳。
上世紀八十年代,建設者們手提肩扛,開拓創新,大膽運用“座底浮塢出運沉箱下水”等新工藝,率先推行工程投資包乾責任制,開創了我國港口工程施工的先河;日照人民以大海般的胸懷,像當年踴躍支援前線作戰那樣,全力以赴支援港口建設;經營者們勒緊腰帶,利用煤碼頭節余資金建設了第一個雜貨碼頭,邁出了由單一煤炭泊位向綜合性港口跨越的第一步……
黃海灘頭千年睡,日照東岸巨港出。1986年5月20日,日照港正式對外開港開放,掀開了面向世界、鏈結全球的嶄新一頁。
日照港的發展,是乘風破浪、風雨磨礪的奮鬥樂章。
開港開放後,港口人主動搏擊市場,經受住了計劃與市場的考驗、改革與競爭的磨礪。
邁入新世紀,日照港搶抓發展機遇,13個月打通石臼港區東西港區,17個月建成礦石碼頭,進入發展快車道,闖進“億噸大港俱樂部”。
進入新時代,日照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乘着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東風,強黨建、促融合、抓改革、推轉型,加快實現從傳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規模型向效益質量型發展轉型,從傳統粗放的大宗幹散貨港口向智慧綠色低碳港口躍升,提速世界一流港口建設。
日照港是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新興沿海港口,她發展的每一步,都與改革開放偉大進程緊緊連在了一起,如此清晰、如此厚重。
“我們應當堅定一種信念,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在改革開放大潮中的砥礪奮鬥,成就了日照港——
從一張白紙到滿目芳華,經過40多年的建設發展,一座現代化大港傲然屹立於黃海之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山東省港口集團成立為新紀元,日照港有了更大的天地、更新的境界、更寬的視野、更高的目標,動力依然澎湃、活力持續迸發。
2021年,建成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2022年,獲國務院支持建設大宗幹散貨智慧綠色示範港口;2023年,成為全國首個單一港區擁有四座30萬噸級原油碼頭的港口……
如今的日照港,是世界最年輕的5億噸大港,吞吐量居沿海港口全國第6位、全球第7位,是全球大宗原材料、能源、糧食等供應鏈樞紐,中國沿海集裝箱內貿樞紐港,外貿近洋幹線港、遠洋喂給港。陸上,2條千公里鐵路、4條高速公路、5條輸油管線直通港口;海上,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內暢外聯”之路越走越寬。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趨強,日照港建設發展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勃勃生機和光明前景。
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任務艱巨。面向未來,日照港將充分發揮港口的起點和支點作用,加快構建依託港口的一流的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以優質高效的“春天服務”讓物流“大動脈”更為暢通,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樞紐,向世界展現中國對外開放的包容姿態,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貢獻更大力量。
俯瞰日照港,巨輪穿梭,煙波浩渺。這座港口承載着光榮與夢想,正奔赴新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