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5月24日電(陳琳琳)金融活水如何精準流向實體經濟?山東深化財金融合,充分發揮政策性擔保工具作用,建立了以山東省投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投融資擔保集團”)為省級龍頭、成員單位覆蓋全省16市的政府性擔保體系,依託財政政策、資金,撬動普惠金融資源,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圖為山東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菌菇架。
銀擔聯動 緩解小微、科創企業融資難題
“沒有擔保貸款支持,我們的蘑菇走不出國門!”山東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建華感慨道。兩年前,由於新建智慧工廠、布局蘑菇深加工生産線,七河生物急需資金支持。淄博市鑫潤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雪中送炭,先後與交通銀行、齊商銀行、威海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利用農業龍頭貸、人才貸等創新擔保貸款産品,累計為七河生物提供4000萬元授信,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成長壯大。依託智慧工廠,七河生物實現農業工業化,走出食用菌産業“全鏈條、全品類、全球化”的發展模式。2023年企業實現産值約8億元,出口創匯5000多萬美元。
“2023年簽了一個大單,需要採購生産設備,佔用了大量資金。”山東明智超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於清華介紹。這是一家生産光學元件的科創企業,輕資産、研發投入大、又值初創期,傳統融資方式較難覆蓋。了解情況後,德州市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專程前往深圳對山東明智母公司進行盡調,綜合考慮母公司經營狀況及山東明智專業能力、發展前景,最終將母公司信用作為反擔保措施,爭取銀擔合作授信400萬元,為山東明智“擔”來寶貴的“首貸”。目前,山東明智業務發展已打開局面、步入正軌。
在山東,類似淄博鑫潤擔保、德州融資擔保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有59家,這些擔保機構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山東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成員機構。
銀擔互信是擔保機構發揮作用的前提。2019年,山東投融資擔保集團在省政府批復下成立,旨在破解小微、“三農”、科創等經營主體融資難題。成立以來,集團發揮體系龍頭優勢,通過建立覆蓋全省16市的政府性擔保體系、開展以銀擔“二八”分險為前提的銀擔合作,推動形成國家、省、市、縣擔保機構與合作銀行分別承擔20%風險的局面,全面構建了風險共擔、業務互促的新型銀擔互信合作規範。
目前,山東省政府性擔保體系與近40家銀行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截至4月末,該體系今年新增再擔保業務432.19億元,在保業務規模1474.50億元,累保業務規模達到3159.12億元,服務全省小微企業、“三農”等經營主體超54萬戶,降費讓利120億元。
山東明智超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
體系聯動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加入體系後,山東投融資擔保集團牽頭,與銀行省級機構逐一開展合作談判,助力市級銀擔合作業務獲得突破。”淄博鑫潤擔保總經理王磊&&。作為全省首家加入政府性擔保體系的機構,在山東投融資擔保集團支持下,淄博鑫潤擔保此後貢獻了多個“全省首創”,如成功落地全省首筆“魯擔-再擔供票通”業務,首創“電子倉單+擔保”業務等。截至目前,淄博鑫潤擔保累計擔保384億元,當年新增1000萬元以下的支小支農擔保業務佔比達96%。
與淄博鑫潤擔保相比,濟寧財信融資擔保集團加入體系較晚,但成長迅速。“僅僅一年的時間,我們的擔保業務規模便從2020年末的全省第14位,躍升至第一梯隊,並且保持了這一佳績至今。”濟寧財信董事長趙麗霞説。她認為,借助體系力量實現銀擔分險,打破了自市級擔保機構成立以來風險獨擔的慣例,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將更為深遠,對於銀擔合作、融資擔保行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加入擔保體系前後,與濟寧財信達成“二八”分險的合作銀行及授信額度從2家、1.5億元發展到目前的38家、487億元,數據增長背後是銀擔合作環境的顯著改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渠道的大幅拓寬。
以濟寧財信為先行示範,山東各市正推動擔保體系向區縣級下沉。通過整合“小散弱差”,濟寧市搭建了全市上下一盤棋的“集團+子公司+分公司”新型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明顯提升了擔保能力,撬動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普惠群體。
濟南融資擔保集團的市縣一體化改革則以“市級載體+區縣中心”擔保服務模式展開。通過在全市設立13個區縣擔保分中心,推動國家和省、市擔保扶持政策直達縣域。截至今年4月底,集團累保規模538.65億元,累計服務經營主體15萬戶,佔全市普惠有貸戶的近60%,業務覆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90%,保障就業100萬人次。
濟寧財信支持企業——山東國豐機械有限公司玉米收穫機。
財金聯動 促進財政金融資源高效配置
“濟寧財信能有今天的發展,得益於全省政府性擔保體系的支撐,也離不開濟寧市的政策支持。”趙麗霞説。濟寧市建立了“四項機制”,即資本金補充機制、保費補貼機制、代償補償機制、財政獎補機制,支持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敢擔、願擔、能擔”,激發財政金融協同聯動。
綜觀濟南融資擔保集團、濟寧財信、淄博鑫潤擔保、德州融資擔保等業務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的擔保機構,市級頂層設計、政策支持是其高質量發展的共性要素之一。
“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為準公益性機構,依託財政,撬動金融,服務政策。”濟南融資擔保集團董事長趙一鳴認為,“通過擔保作用發揮,創造稅收,穩定就業,社會效益遠遠大於經濟效益。”
財金聯動,重在精準落地。濟南融資擔保集團主動對接市財政、金融、民營經濟、農業、科技等各職能部門,加強政策性産品研發,推出“信心提振貸”“攀登貸”“強農貸”“科創貸”“創業貸”等一系列“濟擔”政府性融資擔保貸款專項産品,引導撬動金融資源投向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德州融資擔保也發力精準支持。例如,將財政貼息政策用於新增貸款客戶,重點支持首保、首貸、科創客群等。
“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要在財金聯動中主動作為、精準助力財源建設,提升融入和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德州融資擔保董事長章良常説。(海報:丁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