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醬雞、烤魷魚、麻辣燙、羊肉串,香氣撲鼻的大碗單縣羊肉湯……山東菏澤單縣“老東關”美食街自4月底開業以來,迅速火爆“出圈”,成為市民和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地,帶動單縣美食、文旅資源迅速走紅。
“老東關”美食街,由山東省琴&旅游管理有限公司總投資1.8億元,對原玻璃纖維廠舊址升級改造而成。已有近百戶美食商家進駐,有燈光秀街區、休閒步行街、特色餐飲街、演藝舞&廣場等。街區內,游客可以品嘗諸多各地“網紅美食”,還可以欣賞到各種創意展覽和藝術表演,感受到魯西南城市的獨特魅力和文化風貌。
“今年‘五一’假期,單縣文旅消費的潛力進一步釋放,僅‘老東關’美食街接待游客達15萬人次。”單縣園藝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老東關”項目對接負責人王建東介紹説,“老東關”的出圈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目前,投入運營的90余家商鋪已帶動500餘人就業,商家們紛紛解鎖傳統店舖的新玩法。
創新消費場景,豐富消費體驗,增強消費動能。記者從單縣商務局了解到,該縣共有16家美食街3處商業街,除了以“單縣味道”吸引客流外,還上新了“直播+”等多種潮流玩法,致力擦亮“夜間消費”新名片。
傍晚過後,濃濃的煙火氣在單縣城區彌散開來。從東大辛羊美食街、白馬美食街、萬德福美食街,到舜師風情街、浙江美食城,再到地處單縣園藝街道、迅速引爆流量的“老東關”街區,夜市裏人頭攢動,群眾爭相打卡當地美食好品,不亦樂乎。
“夜市給人的印象往往是臟亂差,但單縣夜市讓我們打破了這份刻板印象。”來自鄭州的游客説。
在單縣縣委、縣政府聚全縣之力精細化治理下,“單縣文旅”縣域新名片越來越“靚”。
5月18日,記者在“老東關”美食街走訪時看到,經營過程中商戶均佩戴防掉發帽、廚師口罩、衞生手套。每個攤位前和每個餐桌旁都配備了垃圾桶,商戶對各自經營區“包衞生、包秩序、包設施”。
發展夜經濟,單縣在不斷探索。根據縣委、縣政府發展“夜經濟”整體工作規劃運籌,單縣成立了夜間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文旅、城管、公安、商務、市場監管等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組員,共同協調推進。同時,單縣多措並舉開展系列便民措施,方便群眾,助力活躍夜經濟。對舜師步行街,巴黎步行街路緣石、人行道地面鋪磚、綠化帶和地下管道進行了升級改造,合理規劃停車位和標線,完善夜市基礎配套設施。
“當下,單縣‘夜食、夜購、夜游’共同構成的‘夜經濟’圖景生動展現着單縣作為縣域城市發展的多元活力。”單縣商務局局長陳峰説。“‘夜經濟’繁榮釋放着單縣新的潛能,長壽文化、紅色文化等豐厚的地域文化資源也為‘夜經濟’帶來更大的增量空間,讓群眾和游客在文化休閒、樂享美食的同時,體會到豐富的精神享受。”
“作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夜間經濟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經濟便利度和活躍度的晴雨表。進一步擴大內需,夜間經濟是重要的發力點。單縣要進一步修煉‘內功’,創造更好更豐富的體驗,以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和更有特色的文旅環境留住游客。縣域市場在文旅融合發展的廣闊天地裏大有可為。”單縣縣委書記耿振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