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新月異,不斷對地名地址管理提出新的挑戰。建立完善標準地址庫和地址資源庫,是建設數字濟南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本報記者 崔健 攝)
匯聚地址數據近3100萬條,形成地址標準數據約920萬條,覆蓋全市12個行政區、3個功能區,通過庫表下載服務對外提供數據約4100萬條……
這是2023年初啟動到2024年2月,濟南標準地址庫建設取得的一份成績單。
標準地址庫是幹啥用的?濟南為什麼要建設標準地址庫?請看記者採訪。
地址問題 馬虎不得
在百度地圖上,輸入“洛口”查詢,會出現“洛口商城”“洛口公寓”“洛口通訊城”等地名。
熟悉濟南的人,知道這些“洛”大多數應統一為“濼”。但對不熟悉的人來説,“濼口”還是“洛口”,時常讓人一頭霧水。
這只是地名地址混亂的一個代表。
一路多名、一名多路,曾經也不少見。甚至同一個地方,還有不止一個門牌號。比如黃&木材市場,曾經就挂了兩個門牌號:將軍路167號和大橋路167號。
地名地址錯亂,會給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帶來困擾。
在城市更新、新區建設中,時常出現被拆遷房屋地址不明晰、不完善等情況,給不動産確權、安置補償等工作造成困難。在國內一些地方,曾經多次上演“拆錯了”的鬧劇。客觀地説,因為地址混亂,加上信息傳遞不準確,的確有可能真是拆錯了。
更有甚者,商業主體註冊登記,一些企業申報經營主體住所時,提交不規範甚至虛假地址進行註冊登記,給社會留下隱患:一旦經營不善老闆跑路,受害人很可能連這個企業到底在哪兒都找不到,也為職能部門事後監管設置了障礙。
“地址信息是現代社會必需的戰略性基礎信息資源,是國家社會治理的重要基礎,在社會管理、城市建設、公眾服務等領域用途廣泛、作用重大,來不得一點馬虎。”濟南市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多頭生成 缺乏標準
地名地址管理,歷來是社會治理中的一大難題。
“地名地址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與缺乏統一標準有直接&&。”濟南市大數據局上述負責人&&。
記者了解到,地名地址由多個部門分頭管理,不同部門生成相應信息時,遵循各自的行業標準,地址格式、命名規範並不一致,缺乏統一的規範和標準,信息整合難度較大,致使我市此前沒有統一規範的地址庫可用。
此外,政府各職能部門的信息系統在早期採集地址信息時,大多采用手工錄入,地址的規範性和準確性得不到保證,也給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帶來諸多困難和不便。
數據賦能 夯實基礎
上述問題,隨着全市統一的標準地址庫不斷建設完善,將得到徹底解決。
“建設標準地址庫,是利國利民的基礎工程。”濟南市大數據局上述負責人&&。以標準地址為“根”信息,串聯“人、事、物”業務信息,構建政務數據閉環,既能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又可為民眾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通過構建標準地址庫,全面提升地名地址數據基礎服務能力,可以實現地址信息的快速查詢、定位和管理。
有大數據支撐賦能,以後我們想查詢、核對官方權威的地址信息,就不必找“度娘”了。通過標準地址庫,市民還能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務,比如快遞送貨不會再送錯地方。
在數字濟南建設的背景下,建設標準地址庫的價值遠不止這一點。通過構建標準地址庫,進一步打通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推動多部門基礎數據信息共享使用,在統一標準、統一底圖、統一基礎數據的前提下,實現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在同一地址信息上開展社會服務管理工作,有助於提升社會服務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此外,通過標準地址匹配技術,在實現多部門數據整合的基礎上,標準地址庫在推動實現業務關聯、業務上圖、業務協同方面,也將發揮積極作用,進一步提高政務服務和社會管理的效率,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匯聚數據 強化治理
針對地址數據質量不高、來源多頭且標準各異等問題,2023年初,濟南市大數據局會同濟南市公安局等部門啟動濟南市標準地址庫建設,持續健全和完善標準地址管理,支撐全市地址數據使用需求。
截至目前,濟南市標準地址庫已累計匯聚市公安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等部門、單位的相關地址數據近3100萬條,並依託標準地址引擎工具,深入推進地址結構化、地址補全、地址糾錯、地址關聯匹配、多源地址歸一等數據治理工作。
在數據治理過程中,公安部門提供的951.5萬餘條標準地址數據相對準確、完整,遂建立了以公安部門標準地址數據為根,其他部門地址數據有效補充校驗的數據整合工作機制,最終形成覆蓋全市12個行政區、3個功能區的約920萬條標準地址數據並完成入庫。
“目前,標準地址庫已面向全市各委辦局提供服務,服務方式包括接口服務和庫表服務兩類,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地址查詢、地址聯想、地址編碼、正向逆向地址解析,以及各區縣標準地址數據同步等。”濟南市大數據局上述負責人介紹。
標準地址庫已為濟南市公安局、濟南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運行中心、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單位提供服務,為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綜合業務系統、濟南市城市信息模型基礎&&、濟南市市場主體住所標準化系統等近十個應用系統提供支撐。
成效初顯 未來可期
2023年11月24日,山東振建設備租賃有限公司負責人在濟南市濟陽區政務服務大廳拿到了全市首張使用標準化地址申報註冊的營業執照,標誌着全市經營主體住所標準化登記工作正式啟動。
據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營主體地址標準化登記,是在住所申報承諾制基礎上,由原來的申請人自主申報轉為通過標準地址庫、産權查詢、地圖查詢、自主填報等4種方式進行住所登記申報,實現經營主體住所登記由手動錄入向智能導引轉變。
依託標準地址庫推進的住所標準化改革,提高了註冊地址申報的真實性,有效防範了地址虛假登記現象的發生,推動了經營主體住所登記的信息完整、格式規範、位置準確、真實有效,同時極大地提升了政務服務的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精準化、數字化水平,進一步優化了全市營商環境。
作為濟南市“經營主體住所標準化改革”試點區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也於2023年11月27日發出了全區首張標準化地址營業執照,並在創新推出“數字門牌”服務基礎上,逐步探索出“標準地址+數字門牌+政務服務”深度融合的“起步路徑”。
濟南市標準地址庫上線山東政務服務網進入應用階段以來,獲得多方歡迎。截至2024年2月,通過庫表下載服務,已對外提供數據量約4100萬條,有效支撐了經營主體住所標準化登記等工作需求。
“下一步,我們將紮實開展好‘一址多源’建設,加快建成全市統一的地址資源庫,形成‘標準地址庫+地址資源庫’雙擎驅動的發展新格局,推進地址管理的標準化、規範化和智能化,為數字濟南建設提供更好的支撐。”濟南市大數據局上述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