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在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鄭旺鎮山東歐聖達新能源有限公司的4條光伏組件生産線上,300多名工人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山東歐聖達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歐達集團在全國布局的四大生産基地之一。伴隨着公司二期項目逐步推進,公司也將人員儲備提上了日程。“我們一方面在政府的幫助和協調下,積極與高校、勞務公司展開對接;另一方面,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於人員招引進行精準把控。”該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夏兆府説,公司還將為每一名員工制訂符合其需求的個人發展計劃。同時,為每一名新員工安排“導師”,由“導師”進行“傳、幫、帶”。其間,公司人力資源部門也會及時跟進,確保“導師”教得好、新人學得好。
以山東歐聖達新能源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光伏企業進駐河東區光伏智能製造産業園後,當地立足企業崗位需求,以促進群眾“家門口”就業為導向,通過“大數據+鐵腳板”服務模式,定期上門開展勞動力信息摸排。並借助大數據&&,“點對點”分類提供就業推薦服務,最大程度提升“人崗”匹配度。
為避免企業陷入“招工—流失—再招工—再流失”的窘境,河東區開展多種舉措幫助企業引才、聚才、留才。其中,河東區鄭旺鎮從各村(社區)選派熟悉村情、作風務實的幹部擔任“就業專員”,統籌做好信息統計、就業服務、返鄉就業、技能培訓等重點工作。同時,通過“一企一策”,將招工政策與應聘者實際情況相結合,為雙方提供招聘精準服務,確保員工招得進、用得好、留得住。此外,社區、農村群眾就業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崗位與求職人員信息不對稱。面對這一供需矛盾,河東區鄭旺鎮採取“組團作業模式”,將過去分散的部分單位進行“業務重組”,以招聘顧問、招聘幫扶工作組等形式,深入企業、群眾一線,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上門服務。同時,利用重要節點和節慶時間,在人口最為集中、就業輻射能力較強的村(社區),組織企業設立包括崗位信息發布、薪資待遇等在內的“一站式”全職業周期服務&&,讓“小切口”特色化就業服務宣傳成為幫助轄區企業招攬人才、讓求職者實現家門口“好就業、就好業”的最優選擇。
“我們充分發揮鎮(街)就近服務優勢,組織黨員幹部與村‘兩委’開展政策宣傳、招聘服務等活動,同時圍繞重點群體、困難群體推行‘一對一’跟蹤幫扶,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最貼心的就業服務。”河東區鄭旺鎮黨委副書記、政協聯絡室主任任民傑介紹,該鎮在綜合以往“線上進行崗位發布、線下舉行現場招聘”以及“點對點”送工等方式的基礎上,還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開展各類線上“直播帶崗”活動,為各類用工主體和求職者搭&&、架橋梁,促進勞動者多渠道就業,助力解決“招工難”和“就業難”的問題。